公元十三世紀,蒙古人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為管治中原和聯絡漠北地區,實行兩都制,秋冬於大都(北京) 議政,春夏時則返回大漠草原的上都,在那裏游獵避暑、處理朝政。元人虞集《賀丞相墓誌銘》:「世祖皇帝建上都於灤水之陽,控引西北,東際遼海,南面而臨制天下,形勢尤重於大都。」可見大都對於忽必烈掌控天下,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曾經叱吒一時的元上都,遺址座落於內蒙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金蓮川草原上。它的佈局運用了傳統中原城市的設計概念,同時亦考慮到游牧民族的需要,為現存世上少數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草原都城遺址,於2012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因飽經戰火洗禮,遺址現時僅餘圍牆基石,但在七百多年前,它卻掌管著歐亞大陸命脈,西方人亦對它悠然神往,甚至將它的譯音Xanadu (仙樂都),比喻為世外桃源。

雖然都城被毁多年,蒙古人卻繼續在元上都一帶生活。隨著時代改變,現今族人已不再四處游牧,改為定居於牧區內的磚瓦平房。不過,一些傳統的飲食習慣卻保留至今,尤其曾為元朝皇室製作奶類食品「查干伊德」的正藍旗居民,今天的餐桌上,仍然放滿奶皮子、奶豆腐、黃油等。

秋天是正藍旗牧民的喜慶季節,壽宴、婚禮都集中在這時候舉行,一班親朋好友趁機歡聚,一邊分食羊背子,一邊舉杯暢飲,盡顯蒙古人熱情豪邁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