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的特殊地貌,曾在學術界引發一番討論。1980年,張家界因畫家吳冠中到當地寫生,相關畫作及文章被傳媒廣泛報導,開始受矚目,令不少地理專家亦紛紛前來考察。當中很多學者都認為張家界屬於丹霞地貌或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但當時年輕的翟輔東,卻認為它是新發現的獨特地貌。

為了尋找證據,翟輔東教授走遍張家界,終於在紫草潭發現留有水波紋的岩石,又在黃石寨山上找到峰林的主要結構物質──石英砂,證明張家界地貌形成的環境屬濱海地區,與大約一億年前在內陸地區形成的丹霞地貌,完全不同。相關討論持續了三十年,至2010年,張家界的獨特砂岩類型,才獲專家正式確認,「張家界地貌」亦成為專有學術名稱。

若要尋根溯源,約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張家界一帶曾是海洋,而在這濱海環境沉積而成的大量石英砂岩,成為張家界的母岩。大約二億年前,地殼板塊移動令張家界隆起成為陸地,經歷了千萬年的風化侵蝕,形成了山體。及至二千五百萬年前,喜馬拉瑪山的地殼運動令張家界進一步隆起、皺褶,再經過數百萬年的風化侵蝕,令山體分裂,漸化整為零,山變為平台、石峰牆,再慢慢崩塌成如今所見的峰林、石柱。
© 2017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