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糖尿病

目前,全球有超過四億名糖尿病患者,當中以亞太區為重災區。單是中國,就有大約九千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有持續上升趨勢。亞太區為糖尿病重災區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較單一,亞洲人的主要食糧是米飯,已煮過的米主要成份是名為澱粉質的碳水化合物,當中含有大量糖份。

現時糖尿病並不能百份百痊癒,對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預防,從生活習慣(如飲食及運動)達到血糖控制

何謂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血液中的糖份(血糖)過高。當血液糖份過高,便有機會破壞身體器官,引起與血管相關的併發症。例如急性中風冠心病、眼部、腎臟以至神經疾病。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完全沒有病徵。所以,發展中國家有近一半糖尿病患者,對自已患病全不知情。

病徵

糖尿病的最大病徵為3P或稱三多,包括Polyuria多尿、Polydipsia多喝、Polyphagia多食。患者會尿頻,經常口乾口渴,經常感餓需要進食。另外體重亦會下降,容易感到疲倦,傷口癒合速度慢,皮膚乾燥痕癢等。在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難以察覺,所以當發現時就應盡快會見醫生及營養師。

糖尿病種類

I型糖尿病: 
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突發性,是一種免疫系統功能異常造成的疾病。患者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使其完全喪失功能,無法分泌胰島素。I型患者必需靠注射胰島素,身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及糖等才能被處理。 

現時最新型胰島素為第三代,稱為胰島素類似物,可於進餐前立刻使用,無須像舊型號於半小時前使用。 

II型糖尿病: 
多見於成年人,特別為肥胖人仕,由缺乏運動、飲食失調等引起,屬現代都市病。患者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器官功能變差,身體內會發生胰島素抗阻,減慢胰島素 功效;同時胰臟功能退化,胰島素分泌減少。II型患者需要用長時間改變生活習慣,使身體慢慢恢復健康。現時大部份患者均為II型糖尿病。 

前期糖尿病: 
又稱短期糖尿,指血糖含量比標準高但不足以構成危險的病狀,由進食過多糖份引致。短期糖尿患者通常只需將進食的糖份回復至正常水平及多做輕量運動就可以短時間內痊癒;但若患者置之不理,病情會在短時間發展成II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ebetes Mellitus):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懷有身孕期間,胎盤會分泌降低胰島素作用的賀爾蒙,從而引致,與一般糖尿病有別。GDM會增加孕婦妊娠期高血壓及羊水過多的機會,亦有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宮內窘迫,初生兒缺乏營養,甚至難產、死產等。
    。妊娠期糖尿病與一般糖尿病不同,分勉後大部份患者會自然自癒。
    。患GDM的孕婦應盡量避別使用虊物,需要特別的飲食照顧。

其他類型:
    。β細胞基因缺陷
    。遺傳性胰島素阻抗
    。胰臟疾病
    。荷爾蒙失調
    。化學 / 虊物導致

高危因素

1. 生活習慣:
飲食方面,多進食高脂肪、高油份的食物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而睡眠及運動不足同樣有引發糖尿病的機會。

2. 年齡:
年齡愈大,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愈高,當中以四十歲或以上為高危人士。

3. 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其中一個重要成因,特別是中央肥胖人士。如男士的腰圍大於90厘米(35吋),女士大於80厘米(31吋),便屬於高危一族。

4. 長期病患:
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患者為糖尿病高危患者。

5. 曾患有妊娠糖尿的患者及其嬰兒: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曾跟進一批患有妊娠糖尿、以及沒有患上妊娠糖尿的女性。研究發現患有妊娠糖尿的女性,最終演變成糖尿病人的風險較非患者高五倍。而患有妊娠糖尿女性所生產的小朋友,於八歲時已明顯有較高血壓及血脂,反映孕婦的妊娠糖尿情況,對於小朋友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6. 家族遺傳:
如家中父母或兄弟姊妹有成員是糖尿病患者,其他成員患上糖尿病的機會則增加二至五倍。

併發症

糖尿病有機會破壞身體不同器官,當中以影響微血管及主血管的疾病最為嚴重。

微血管併發症:

眼部:
由於視網膜底部滿佈血管,當糖尿病引致血液不流通,便會引致視網膜血管增生或出血。嚴重者更加可以引致失明。

腎臟:
由於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血壓、血糖及膽固醇,有機會引致蛋白尿,長期會損害腎臟功能。

神經線:
血糖過高會令身體產生有毒物質,令神經線錯誤發出訊息,令腳掌或腳趾,產生麻痺或火燒感覺,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主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影響主血管的功能,從而引發冠心病中風等病症。而因糖尿病而引發的心臟病,更加增加4至5倍的風險。而當中主血管併發症,亦會影響四肢運作,當中包括有糖尿腳。

糖尿腳 / 糖尿足:
糖尿腳與糖尿病息息相關。糖尿病影響血液對足部的供應,令腳部觸覺變差。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受了傷,也未能及時察覺,以致未能及時處理傷口,令病情惡化。另外,患有糖尿腳的病人,腳部感染真菌的機會亦較高,傷口亦較難癒合。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每天檢查腳部有否傷口;日常生活,如修剪腳甲亦要小心,以免製造傷口。如有傷口,應尋求醫生意見,如有需要可到門診處理傷口,由醫護人員定期觀察,以免因病情轉壞而需要折肢。

其他併發症:
糖尿病不但影響與血管有關之器官,有研究指出亦會增加患上腦退化、情緒病、骨質疏鬆的機會。當中更加有臨床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上癌症的風險高三成。

預防及治療


美國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進行一項研究,定期向患有一型糖尿病的病人進行資料收集。結果發現,有部份患者可於發現糖尿病五十年後,完全沒有出現併發症,證明盡早預防及治療糖尿病,有助援減病情。

身體檢查: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及時發現糖尿病。假若是糖尿病患者,應至少每一至兩年,進行一次定期綜合偵測,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併發症。

藥物:
適當的藥物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誘發之併發症,如蛋白尿、腎功能、神經線痛症。

運動:
定時運動有效減低前期糖尿病者前,演變成上糖尿病患者的風險。醫生建議成人應每星期進行3至5天,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帶氧運動。

 

相關分類
內科
資料來源:2013年11月4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馬青雲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曾昭志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