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從中醫看「兒童發育不良」

兒童發育不良主要是指體重、身高增長的延遲,身體生長不良或由此導致的問題也有可能使發育延遲。生長發育不良通常發生在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兒童。生長發育不良的兒童沒有吸收用於正常生長與發育的足夠營養。這些兒童可能有潛在的身體疾病,影響了其攝入、吸收、消化或貯存營養物質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社會、經濟因素也是原因。兒童的食欲可能很差,或不能獲得足夠的食物。抑鬱症可能導致食欲不良。如果兒童沒有得到足夠的社會刺激,就可能産生抑鬱症。這與抑鬱症可能發生在隔離於保育箱的嬰兒,或是沒有從父母或其他保育員那裏得到足夠注意的兒童一樣。

中醫認識
中醫把兒童發育不良歸結為「五遲、五軟」範圍。五遲是指立遲、行遲、語遲、發遲、齒遲;五軟是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均屬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病證。

古代醫籍有關五遲、五軟的記載頗多,早在《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中就記載有 「齒不生候」、「數歲不能行候」、「頭髮不生候」、「四五歲不能語候」。《小兒藥證直訣•雜病證》雲:「長大不行,行則腳細;齒久不生,生則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記載了五遲的某些典型症狀。《張氏醫通•嬰兒門》指出其病因是「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榮養而然」。《活幼心書•五軟》指出:「頭項手足身軟,是名五軟。」幷認爲:「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保嬰撮要•五軟》指出:「五軟者,頭項、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稟五臟之氣虛弱,不能滋養充達。」

中醫辨證
1.    肝腎虧損
【證候】筋骨萎弱,發育遲緩,坐起、站立、行走、生齒等明顯遲于正常同齡小兒,頭項萎軟,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脈沉細無力
【分析】肝腎不足,不能榮養筋骨,筋骨牙齒不能按期生長發育,故見立遲、行遲、齒遲、頭項軟之症
【治法】補腎養肝

2.    心脾兩虛
【證候】語言遲鈍,精神呆滯,智力低下,頭髮生長遲緩,發稀萎黃,四肢萎軟,肌肉鬆弛,口角流涎,咀嚼吮吸無力,或見弄舌,納食欠佳,大便多秘結,舌淡苔少,脈細
【分析】
心主神明,言爲心聲,心氣虛弱,故語言遲鈍,精神呆滯,智力低下
【治法】健脾養心,補益氣血

中醫食療
1.    海帶花生排骨湯
【材料】海帶200克、花生仁100克、豬排骨300克、鹽、醋、味精各適量,清水200至300毫升
【做法】將排骨剁成塊,海帶稍加醋水浸泡片刻幷切成片或絲。花生仁用熱水泡漲去皮,然後鍋中加水,先放人排骨、花生仁,旺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海帶,幷改用中火保持一定沸度繼續煮半小時至1小時,直至肉熟易脫骨時加入鹽、味精調味後即可
【功用】具有強身健體,補腦益智,有利於促進生長發育,適合於青少年定期或不定期食用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鍾麗丹博士

相關分類
中醫藥
最後更新: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