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寒涼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從中醫看「素食」

素食食品含豐富膳食纖維,進食後容易產生飽足的感覺,繼而可以控制食量,幫助保持適中體重及減低患上腸癌、痔瘡和便秘的機會;亦因素食食品含較少脂肪,因而有助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癌症、肥胖和膽結石等疾病的機會。

不過,有些營養素只有肉、蛋和奶類食品才能提供,素食人士不吃肉類,有些甚至不吃奶和蛋類食品,身體就會缺少這些營養素,造成營養不均衡,有時更會引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振、貧血及其他疾病。因此,素食人士應該特別注意食物的選擇與配搭,或按醫生指示,進食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補充品。

素食種類
吃素的種類很多,有的只在早上吃素;有在月中的某幾天或特殊日子才吃素,更有的是長年的;有的可吃肉邊菜,有的可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而殺)或五淨肉;較嚴格的吃素,是不吃一切動物,包括蛋類與植物中的數種刺激品,如蔥蒜等;較寬的只有限於不吃動物,蛋、奶均可(叫做蛋奶素)。至於那一種吃素方式較好了應該都沒有問題,關鍵在自已的志願與決心。如果從宗教觀點來說,自然越淨越好。素食習慣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1.    純素食    ﹕只吃蔬果和穀物類,不吃奶、蛋和肉類
2.    乳素食    ﹕只吃奶、蔬果和穀物類,不吃蛋和肉類
3.    蛋素食    ﹕只吃蛋、蔬果和穀物類,不吃奶和肉類
4.    乳蛋素食﹕只吃奶、芝士、蛋、蔬果和穀物類,不吃肉類
5.    水果素食﹕只吃水果、乾果、硬殼果和蜜糖

素食夠不夠營養? 
素食不食肉,甚至蛋或奶,這些營養就要從其他地方代替。如果忽略就會容易引起營養不均衡,甚至營養不良,體力不振,貧血等其他疾病。但搭配得宜,是完全沒問題的。其實植物所含的蛋白質成份與動物是相等的,例如,素食中的肉類代替品──花生、黃豆、麵筋等等,其營養成份並不低於葷菜,一個勞力的素食者,他的三餐中,只要有一種豆類及一種麥類的食物合成,則做每日所需要的營養已經足夠了,可以應付日常的體力,精力的消耗。

素食寒涼嗎?
這一個概念要澄清一下,食物的寒熱屬性,不一定「吃得多」之後,你身體就變成食物的那樣,就是說吃得多寒涼食物,身體不一定就會寒涼。身體的偏寒偏熱體質,飲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情志因素、生活習慣、先天體質、四時氣候、生活環境等等,都有影響,我們不能將身體的寒熱偏頗簡單「怪罪」於食物。

素食的食物裏面,的確有比較寒涼的,例如蔬菜裡頭,苦瓜、西芹是相對寒涼一點的,水果裏面西瓜、雪梨是比較寒的。但是素食也有溫熱的食物,例如不少調味料的生薑、辣椒,又或者水果裡頭荔枝、龍眼。但大部份素食都是比較平和的,就是不熱不寒,寒熱平衡,是最適合我們平常天天食用的。我們怎樣可以「一支竹竿打一船人」,只是有少部份素食寒涼,就說全部「素食」都寒涼呢?

我們要有一個概念,寒涼溫熱是有程度之分。假設以一條線來比喻,0分是最寒,1分就是最熱,中間的0.5分是寒熱平衡的話,大部份食物,其實都是在中間0.5,就是說稱得上食物,能夠給我們每天吃的,一般都是比較平和的,寒熱平衡的。即使有一些寒熱的偏性,食物的寒熱不會太過極端,例如大約在0.7熱或者0.3寒的程度。假如是到了0寒1熱的程度,這肯定不可以叫作食物,而叫做藥物。這是中醫對於寒熱的理解。

吃素會導致怕冷嗎?
好多人認為素食裏大部份食物屬寒涼,那麼長期吃素會導致身體虛寒?這是一種誤解,有必要作澄清。

食物的寒熱屬性是怎樣,在中醫界依然是一個具爭議的話題。食物是用來養生、維持生命的,供我們天天食用的,能夠稱得上食物,大都是性味平和,大部份食物都是「性平」的,就是不寒不熱、或者微寒微熱,對人身的影嚮有限。

健康人體有自我調節寒熱的能力,生病了才難以調節。人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能夠保持自身的內在平衡,即使外在環境有寒熱溫度的變化,越是健康的人,所能承受的溫度差距則越大。從這個角度看,人體胃腸對於食物的「寒熱」屬性也是一樣,假如人體本身健康氣血充足,飲食每一頓飯裏面,即使寒熱食物兼夾,身體也能夠承受得住,可以自行調節。這就是所以有些人吃很多辣椒也不會「上火」、有些人吃很多寒涼飲料身體也沒有毛病的原因。假如生病了,人的內在平衡被打破了,則很難承受外在的變化。

要讓身體長久不怕冷,反而要吃點寒涼食物!這一種「飲食鍛煉」觀點,比較少人提到,但其實傳統飲食文化非常注重這種思想。例如說,傳統文化強調要吃「粗糧」例如吃大米最好吃帶殼的糙米,吃蘋果土豆最好連皮吃,目的就是希望整個胃腸能夠得到適當的鍛煉,讓身體有足夠能力去消化食物。假如經常飲食「精細」不用消化的食物,就好像肉類、牛奶那樣,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好像很容易能夠吸收得到,但是腸胃反而缺少了鍛煉,久而久之身體就變得虛弱了。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王秋平

相關分類
最後更新: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