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關節炎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關節炎

身體很多部分都有關節,包括手指、腳指、膝蓋、髖關節及脊椎,關節炎即關節發炎。理論上,所有關節都有發炎可能,但部分關節發炎機會較高,最常見的關節炎是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退化與年紀、長期勞損及關節的不正常負荷有關。人體關節必然會退化,但程度受個人因素影響。例如體重超標、多做勞動活動如搬抬工作或使膝蓋勞損,加劇關節退化。

預防及紓緩

適當的體重是保持關節健康的重要因素,理想的體重不會加重膝蓋負荷。即使關節已出現退化跡象,也要進行適當運動,強化關節健康。針對膝關節,可進行訓練四頭肌的運動,如踏單車、游泳等非負重性運動,增加肌肉強度並保持一定活動範圍,有利關節健康及達致理想體重。

關節健康不只關節內的軟骨及韌帶,關節四周的軟組織包括肌肉也很重要。關節開始退化的病人以適量運動增加肌肉及軟組織穩定性,可紓緩關節發炎徵狀。相反,停止運動則可能令體重增加,更重要是缺少運動會令肌肉退化,令力量及關節隱定性退步,反而加速關節退化。

長者因為關節嚴重發炎令身體變形,例如出現X型腳,即雙膝靠在一起,而兩足跟則靠不攏,此時關節健康已不能逆轉,但也不能忽略作適當的伸展運動,即使患者嚴重至需要接受手術或更換關節,恆常的運動對康復也相當重要。

治療

物理治療:紓緩病人痛楚,增加其運動機能
使用藥物:處方消炎止痛藥,減輕病人痛楚
痛楚增加病人跌倒的機會,長者較易因此跌倒受傷,更可能令他們失去活動的信心,藥物能減輕病人痛楚,及提升他們做運動的信心,以保持適當體重及關節活動的機能。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由人體免疫系統毛病引起。免疫系統負責保護身體,當有細菌或病毒侵襲身體時作出免疫反應。當免疫系統誤將身體組織視作外物而作出免疫反應,令抗體襲擊關節導致慢性發炎,即是類風濕關節炎。醫學界仍未找出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引起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因,亦有先天因素出現在兒童身上的兒童風濕。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介乎40至60歲,女性患病比例較男性高得多。又有研究發現,多吸煙喝酒人士患病機會較高。
-特徵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活動後感覺較舒適,不活動時覺得身體較梗,早上起床情況最差。
退化性關節炎跟運動機能有關,患者活動時情況最差,休息有助舒緩痛楚。
-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詳細查詢病歷,特別是關節徵狀,有否伴隨徵狀如發燒及出疹;造影技術如X光及抽血,檢驗免疫系統指標有沒有升高,指標升高代表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較高。
退化性關節炎:照X光,抽血檢查有沒有患上其他疾病的可能。
-併發症
類風濕關節炎牽涉整個免疫系統,抗體可以襲擊關節甚至重要器官,如心臟外層的心胞膜,及肺部外層的肺胞膜,抗體襲擊可能導致胞膜發炎而令病人出現心胞膜炎,肺膜炎,病人亦可能肺積水或心臟積水。
-控制病情
處方消炎藥物,或用先進藥物如生物製劑舒緩甚至消減病情。

痛風症

痛風症是常見的新陳代謝問題,指身體的尿酸液晶在關節積聚而導致發炎。男性及年紀大人士較常出現。明顯特徵是患者其中一隻(較少一雙)腳趾公關節嚴重紅腫,觸摸也會引起痛楚。
痛風跟飲食習慣有關,酒,菇類、筍類、硬殼果類、味道濃烈的食物容易引致痛風,部分人對海鮮較敏感。
藥物可以抑制痛風症狀,但感到痛楚表示關節已經發炎,即尿酸液晶已經開始破壞關節。而尿酸問題不能根治,戒口及多喝水可有效控制。

相關分類
資料來源:2013年7月15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江志宏醫生

衞生署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