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銀川市以西約25公里,位於賀蘭山東麓,佔地約50平方公里,共有9座帝陵及200多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是糅合了漢族、黨項族和佛教文化的王家陵園。它整體呈長方形,佈局依照中國建築傳統,以南北中線為軸,力求左右對稱。

每座帝陵設計大致相同,全部坐北朝南,建築物包括有位於最南端中間、左右對稱的門闕,四角則立有角樓。門闕後的外城設有碑亭,置放了用來歌頌王帝的石碑,內容由漢文和西夏文刻成。外城向內一重為長方型的月城,月城後為內城,坐落了祭奠先祖用的獻殿,以及整座陵園的主體建築物──陵台。

因受蒙古軍嚴重破壞,本是夯土實心磚木混合結構的塔式陵台,外面的木結構和琉璃瓦已全部焚毀,僅餘內裏的實心尖頂土堆,看上去有如一座座小山,所以又有「東方金字塔」之稱。有別於中國古代傳統的陵園設計,西夏陵台與墓室均偏離中軸線,而且陵台離開墓室10米,不具傳統的封土作用。此外,西夏人將陵台設計成5、7或9層的八角密簷式塔形建築,實屬罕見,而殘留的佛教神獸裝飾,則反映出他們的佛教信仰。因西夏史料十分缺乏,要解開王陵之謎,便需要拼湊和辨識那些分散在陵寢各處的殘缺碑文,過程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