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

白帝城原來位處一面靠山、三面環水的白帝山上,因三峽工程令水位升高,白帝城變成了小島,現時由一座風雨廊橋連接到北岸的奉節縣。

傳說,白帝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立。公孫述,字子陽,王莽新朝時曾任導江卒正(即蜀郡郡守),後來割據一方,並建立了子陽城(又稱紫陽城)。公元25年,公孫述在蜀地稱帝,國號「成家」,自號「白帝」,城池子陽城則更名為白帝城。公元36年,公孫述兵敗被殺,當地人後來便在白帝山上建立寺廟供奉白帝像。現存的白帝廟為明、清兩代修復而來,當中並無白帝像。有指因公孫述以非正統血脈而稱帝,故後來他的塑像於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被毁。

關於白帝城的著名事跡,絕對少不了「劉備託孤」事件。三國時期,劉備於夷陵之戰中被東吳大敗,退守白帝城,改名永安,之後一直憂思病重,臨終前在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兒子劉禪。現時,白帝廟的「托孤堂」便展示了這一段事跡的大型塑像。

白帝城扼守瞿塘峽西邊門戶夔門,一直是觀賞「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等,都曾為它寫下千古傳頌的詩歌。到了近代,十元人民幣背面的畫像,則以平凡低調的方式點亮了瞿塘峽及白帝城的壯麗。

© 2019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