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難忘的公仔書

《老夫子》、《兒童樂園》、《13点》、《細路祥》、《牛仔》、《財叔》、《叮噹》......
舊日的「公仔書」,在還沒有智能電話的年代,是孩子的精神食糧,陪伴兒時成長。大家有睇過這些經典的「公仔書」嗎?
01 老夫子的雛形 《老夫子》自出版至今,仍大受讀者歡迎,原來在《老夫子》面世以前,作者王家禧先生(筆名「王澤」)曾為《樂鋒報》繪畫封面,角色隱隱藏著秦先生的身影。收藏家吳貴龍先生更展示了老夫子的雛形和大番薯前身「老番薯」的形象。
02 《13点》與《窈窕淑女》 李惠珍可說是香港少女漫畫的掌門人。《13点》廣受歡迎,當中主角穿的時裝更成為潮流指標。其實在創作少女漫畫《13点》之前,李惠珍曾繪畫《星期漫畫》,和創作風格較為成熟的《花花小姐》系列。收藏家吳貴龍先生認為,《13点》的雛形其實源自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中柯德莉·夏萍的角色 。
03 《13点》 《13点》創刊於1966年,是一本雙週期刊。原來《13点》的名字源自李惠珍母親對她的稱呼。李惠珍的媽媽常稱她為「13点」,即好動活潑的女孩。《13点》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主角的造型,充滿時尚色彩,衣裝款式精緻亮麗,使人嚮往。李惠珍也因此被稱為「紙上時裝設計師」。 錄音節錄自《人生路上》- 當袁翠霞遇到李惠珍 (27/10/2007)
04 李惠珍作品 李惠珍可說是香港少女漫畫的鼻祖。《十三点》廣受歡迎,當中主角穿的時裝更成為潮流指標。其實在創作少女漫畫《十三点》之前,李惠珍曾創作風格較為成熟的《花花小姐》系列。
05 《花花小姐》 《花花小姐》走較成熟的路線,主角的造型成熟豐滿,但及後發展出的《十三点》漫畫則展現較青春的風格。
06 細路祥與三毛 收藏家吳貴龍先生憶述當年有一說法:「北方有三毛,南方有細路」。 三毛漫畫系列被拍攝成電影《三毛流浪記》,啟發了香港導演馮峰拍攝題材相近的《細路祥》。飾演細路祥的是當時還年幼的李小龍,角色為李小龍日後的璀璨星途寫下序幕。
07 兒童雜誌 自從《兒童樂園》半月刊於1953年創刊,多本以兒童為對象的畫刊應運而生,造就了兒童雜誌的全盛期。收藏家吳貴龍先生分享了他的藏品,包括《兒童樂園》的創刊號、連載和路迪士尼動畫故事的《和路迪斯尼》畫刊和以西方童話故事為主題的《兒童教育圖畫故事選集》。
08 西方童話 在芸芸公仔書中,除了本土創作外,也有西方童話故事,像是《乞丐王子》、《仙履奇緣》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等,讓孩子在資訊尚未發達的六、七十年代,也能接觸到西方的兒童文學作品。
09 《兒童樂園》 《兒童樂園》半月刊於1953年創刊,是本港第一本彩色綜合兒童畫報,及後出現了多本以兒童為對象的畫刊,如《小朋友》、《小樂園》、《七彩兒童畫報》等,有如雨後春筍。不過當中最廣為人知的仍是《兒童樂園》,是很多人共同擁有的童年回憶。
10 《兒童樂園》(內頁) 《兒童樂園》裡有不同的專題,像是報導世界各地有趣時事奇聞的「播音台」,也有品德教育小故事「小圓圓」等。 錄音節錄自《香港留聲機》- 兒童樂園 (30/11/2006)
11 《和路迪斯尼》畫刊 - 創刋號與內頁 圖為《和路迪斯尼》的創刊號,主題為「101斑點狗」,內頁則連載迪士尼主角的故事。
12 《和路迪斯尼》畫刊 《和路迪斯尼》畫刊於1963年創刊,內容關於和路迪士尼的動畫主角,於資訊尚未發達的年代,是孩子接觸外來文化產物的窗口。
13 《老夫子》 《老夫子》的作者王家禧先生,以大兒子的名字王澤為筆名,創作《老夫子》漫畫,初期於報章連載,至1964年出版合併本《老夫子、秦先生AND大番薯》,至今仍在出版,但主筆已改為兒子王澤先生。《老夫子黐線漫畫》(1965年)是繼《老夫子》單行本成功後乘勝追擊出版的刊物,內容除了有王澤的老夫子漫畫,也有其他作家的漫畫作品。
14 《老夫子》 - 《黑暗待黎明》 老夫子漫畫除了諷刺時弊、幽默逗笑外,其實也可以很有教育意義。1969年出版的《老夫子、秦先生AND大番薯》之《黑暗待黎明》是與禁毒常務委員會合作的作品,用以宣傳禁毒訊息。 錄音節錄自《香港留聲機》- 楊維邦談漫畫歷史(下) - 十三點、老夫子、財叔 (19/09/2002)
15 《老夫子》 - 電影 《老夫子與大蕃薯》於1966年被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飾演老夫子的演員是高魯泉,穿上老夫子的服飾,顯得入型入格。電影名稱中的大「蕃」薯與漫畫月刊中的大「番」薯用字有別,但仍是那個子矮小的冬瓜頭角色。
16 看《老夫子》 學成語 老夫子漫畫內常以四字成語為題,如「耐人尋味」、「禍不單行」等,後來老夫子漫畫故事更被用作教授成語之用。
17 《老夫子》 - 《小樂園》連載 老夫子漫畫原來也曾在《小樂園》雜誌中連載,當時老夫子的造型跟後來的典型有點差別,頭型比較圓,也缺了長衫的下擺。至於「大番薯」,原來角色原型名叫「老番薯」,身高也比後來的典型高。
18 《兒童樂鋒報》 《兒童樂鋒報》看似與《老夫子》風馬牛不相及,原來兩者極有淵源,王家禧先生曾為《兒童樂鋒報》繪畫封面。細看之下,不難發現角色造型與後來《老夫子》中的秦先生有不少相似之處。
19 三毛系列 【三毛系列】是漫畫家張樂平的作品,三毛形象創作於1935年,是個身世淒涼,飢寒交迫的貧窮流浪兒童。【三毛系列】創作於1947至1949年間,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表達出戰爭帶來的禍害。
20 《細路祥》 《細路祥》是漫畫家袁步雲的作品,袁步雲於1939年創作了「細路祥」這個漫畫角色。細路祥圓頭圓腦,蓄一個平頭裝。這個小孩模樣的細路祥,作者偏給他老積敢言的性格,說著廣東俚語,既帶出幽默小故事,也道盡光怪陸離的社會現況。《細路祥》的漫畫單行本於1957年出版。
21 《細路祥》 (內頁) 袁步雲於戰後在報章上創作《細路祥》漫畫,《細路祥》於1950年被改編成電影,由當時仍然是童星的李小龍主演,李小龍的藝名便是由袁步雲命名的 。
22 《細路祥》 - 李小龍 《細路祥》電影之成功,有賴當時的天才童星李小龍的精彩演出,李小龍在演藝星途上嶄露頭角,日後更成為國際知名的武打巨星。
23 牛仔漫畫 牛仔漫畫是王司馬先生的溫情作品,深受讀者歡迎。作品中有溫馨的父子情,也有幽默小故事。王司馬先生於1983逝世,【牛仔系列】便就此結束,甚為可惜。
24 牛仔漫畫(內頁) 牛仔漫畫描述牛仔和契爺之間的溫馨趣事和生活片段,洋溢溫暖的親情和天真的童趣,使人會心微笑。
25 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是中國創作「漫畫」的第一人。他的漫畫有簡約構圖,也有國畫的筆法。豐子愷的作品通常獨立單幅成畫,寥寥數筆卻蘊涵了他對生活的觀察和見解,且往往展現溫情,具有詩意、幽默和智慧。正因豐子愷漫畫擁有獨特的魅力,故將近百年仍一直廣受讀者歡迎。
26 豐子愷漫畫 - 兒童與自然 從豐子愷的漫畫中,不難發現他對自然萬物滿懷欣賞、尊重和惻隱之情;對孩子的心事、行為瞭如指掌。他更擅於用童趣的意象表達,讓讀者感受到暖暖的溫情。
27 豐子愷漫畫 - 反映現實、諷刺時弊 除了溫情護生的面向,豐子愷的漫畫也有尖銳批判的一面,把荒謬世態一語道破。
28 雷雨田漫畫 於戰後的香港,諷刺社會時弊的漫畫逐漸萌芽,雷雨田的作品《烏龍王》和《方茂漫畫》乃是當中的佼佼者。作者對城市中貧富懸殊的現象和小人物的市井生活觀察入微,漫畫作品引人莞爾。
29 《財叔》 《財叔》於1958年創刊,以中國抗日為題材,主角財叔由最初的傻兵形象,進化成游擊英雄,及後特務占士邦電影大行其道,漫畫內容再演變成現代特務故事。
30 科幻漫畫 在武打技擊漫畫流行以前,科幻漫畫曾經大行其道,深受男孩讀者歡迎。及後武打技擊漫畫興起,科幻漫畫才逐漸式微。
31 武打技擊漫畫 武打技擊漫畫算是香港的主流漫畫,這股潮流萌芽於六、七十年代,這時期的香港人口激增,經濟開始蓬勃發展,但社會秩序尚未確立,武打技擊漫畫應運而生,既能滿足男孩的英雄心理,也反映當時的社會時弊。
32 《小流氓》與《李小龍》 談到武打技擊漫畫,不得不提上官小寶的《李小龍》與黃玉郎的《小流氓》,兩者均曾參照影星李小龍的形象和功夫。《小流氓》於1975年易名為《龍虎門》。
33 金庸漫畫 金庸武俠小說風靡全港,相關的文化產品應運而生,隨電影和電視劇集外,也湧現了大量由小說改編而成的漫畫。
34 從金庸小說到漫畫 金庸武俠小說大受歡迎,小說內容早於1962年已被改編成俗稱「小人書」的連環畫。後來,《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被拍攝成電視片集,著名漫畫家崔成安參照劇集中主角的外貌,繪製成漫畫。由小說到電視劇集,再又劇集到漫畫,各種文化產物互為影響。
35 日本漫畫和動漫 自60年代,出版商開始將一些日本流行漫畫翻譯成中文版出版。由於畫風和題材與港產漫畫截然不同,吸納了另一群讀者。日本流行漫畫還衍生出大量相關文化產品,如電視劇集、電影和玩具等。此外,有一些創作最初是動畫電影,例如宮崎駿的電影,然後才被改編成漫畫。
36 《叮噹》 (《多啦A夢》) 圓圈加一點,圓圈加一點,下面畫枝波板糖,再畫個呼拉圈…… 叮噹一身法寶,對大雄不離不棄,是孩子的好朋友,也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至1999年,中譯本中的「叮噹」改名為「多啦A夢」,仍受新世代孩子歡迎,但兩個不同的名稱,卻足以區分世代之別。
37 《叮噹》中的法寶 叮噹的法寶眾多,曝光率最高的經典法寶要算是「竹蜻蜓」、「時空門」和「變大縮細槍」了。戴上「竹蜻蜓」任意遨翔;通過「時空門」穿越時空;用「變大縮細槍」把人和物隨意變大縮細,這些都是不少孩子夢寐以求的寶物。 錄音節錄自《香港留聲機》- 兒童樂園 (30/11/2006)
38 《小露寶》 大踏步神情確威武,小子大名露寶,人人皆知道…… 「小露寶」電視劇集於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連帶漫畫也大受歡迎。紅色胖胖的金屬身軀,加上伸縮喉管狀的手腳,就是表情多多,又賣力又肯做的小露寶了。
39 《丁丁歷險記) 由比利時漫畫家中埃爾熱 (又譯作「艾爾吉」) 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系列,是歐洲最受歡迎的漫畫角色之一,在二十四冊的歷險旅程中,丁丁走訪世界各地,這系列漫畫更被翻譯成過百種語言,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出版,香港也是其中之一。
40 何紫作品 除了公仔書,七、八十年代成長的孩子年紀小小便開始閱讀文字書,當中何紫的兒童小說深受歡迎。何紫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他寫的兒童小說故事刻劃出七、八十代香港孩子的生活和社會面貌,故事溫馨感人,滲出濃濃的人情味。這些故事在萬千孩子心中,播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錄音節錄自《不是黃金屋》- 阿濃、潘金英 (何紫紀念特輯) (19/11/1991)
41 阿濃作品 說到文字書,阿濃的散文集可算是七、八十年代孩子們必讀之選。他的著名作品包括《點心集》、《點心二集》和《點心三集》。阿濃除了是一位作家,也同時是一位教師,他見盡不同的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有深刻的觀察和理解。他的文章記述了校園生活中真實而有趣的一面,孩子的小頑皮在他筆下成了童年的珍貴回憶。

我睇過呢本

以下的公仔書,你讀過多少本,當中令你印象難忘的又是哪一本?為你喜愛的公仔書按讚,選出讓人最難忘的公仔書。(*註:點讚的百份比每15分鐘更新。)

我分享

你有無一些私人珍藏可以同大家分享?
誠邀你就我們列出的主題,上載相片及分享記憶與感受!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