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文化遺產:新界區

鄧氏宗祠、西貢鹽田梓、大埔碗窰、長洲飄色、
大澳棚屋、米埔基圍......
新界區幅員廣闊,承傳了嶺南文化,時至今日各處仍展現地道特色,保留著珍貴的傳統習俗,如婚嫁盆菜、廟宇祭祀、節慶祈福等;也蘊藏著歷代居民生活的痕跡,如水上棚屋、圍村建築、書室宗祠,還有消失了的元洲仔、大澳橫水渡和坪洲灰窰廠等。
● 地點:元洲仔 ● 拍攝年份:1977
01 消失了的元洲仔 元洲仔位於吐露港西北一帶,原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圓形小島。19世紀初,政府因興建官員的辦公室及宿舍,以基堤將小島與陸地連接。不過,直至70年代,該處仍住滿水上人家,片中就展現了艇戶的刻苦生活。後來,政府進一步填海,元洲仔與大埔成為相連的陸地,大多數的艇戶也跟隨上樓,成為歷史的一頁。《獅子山下》曾於1977年拍攝《元洲仔之歌》,捕捉了當年的風貌。
● 地點:荔枝窩村 ● 拍攝年份:2009 ● 出處:《山水傳奇2009》生態樂土 - 荔枝窩
02 新界東北最大的客家村落-荔枝窩村 最早在此定居的村民包括曾氏及黃氏。這裡的村民亦如其他沿海農村一樣也是供奉關帝。清朝時,已興建協天宮供奉,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它現時已定為二級文物建築。廟內的牌匾、陶瓷塑像,均可窺見當中的歷史。 片段節錄於:《山水傳奇(2009年)》生態樂土 - 荔枝窩
● 地點:大埔 ● 拍攝年份:2017(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街角有樂》—第11集 : 大埔 - 光輝歲月
03 大埔名稱的由來 大埔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風景怡人,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大埔為何會被稱為大埔?原來,最初這個地方是叫做「大步」,意指大踏步地行走,直至清朝才改稱大埔。當時,大埔還有過採珠的產業,盛極一時,後來為何會衰落?我們一起來聽聽。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大埔區(上) 播出年份:2012年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1984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鏗鏘集》—城市設計在屯門
04 市區回望—屯門新市鎮初建成 回顧1984年,屯門新市鎮初建成,原來的規劃是希望市民留在區內就業,但事實是不少屯門居民要到其他地區工作,造成嚴重交通問題,加上文娛中心、商場等尚未落成,屯門居民週末紛紛到市區消遣,交通問題就更嚴重了。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同吃一盆菜
05 吃盆菜的「功能」? 吃盆菜除了可以大快朵頤外,背後有什麼意義呢?原來這個起源於新界本地宗族的傳統,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為了「確認新成員」。在嫁娶時,主人家會舉辦盆菜宴,吃過盆菜才可以視作家庭的一份子。現在,除了婚嫁時會吃盆菜,一般市民亦會在不同節慶時享用,維繫家人的感情。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 同吃一盆菜
06 無分尊卑長幼的盆菜宴 添丁的家庭進行過祠堂儀式後,便會宴請村民吃「丁飯」,即新丁的盆菜宴。盆菜的用料沒有特別規定,一般包括蘿蔔、油豆腐、冬菇和燜豬肉等,當中燜豬肉是整個盆菜的精粹所在。菜餚統統放在盆內,族人無分尊卑長幼,同吃一盆菜,象徵村民間的團結和睦。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同吃一盆菜
07 圍村孩子的「出世紙」—添丁燈 添丁燈是圍村的傳統習俗,儀式會把代表新成員的燈掛在祠堂,向祖先和神明稟告有男丁出生,象徵他是宗族的一份子,亦祈求祖先保祐孩子的身體健康。他的名字亦會在族譜上註冊,確保日後可得到村民及分享祖先產業的權利。
● 地點:西貢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瑞獸麒麟
08 仁獸在人間—麒麟的神髓 舞麒麟時要演活麒麟的神髓,需要有壯健的體魄,馬步尤其重要。在傳統文化中,麒麟被認為是仁獸,因此它的舉止也要合乎禮節。麒麟的動作靈活跳脫,充分表現其好奇而膽小的性格,但遇有不仁不義之事仍會發威。麒麟與一般野獸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從天上下凡,所以能夠知書、識禮、懂人情。
● 地點:西貢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瑞獸麒麟
09 靈獸下凡—麒麟開光儀式 在許多新界的節慶活動中,也能看到麒麟的蹤影,皆因舞麒麟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麒麟是傳說中的靈獸,也是中國神話四靈之一,與龍、鳳、龜並稱,皆為吉祥物。相傳麒麟未開光之前煞氣很重,因此新生麒麟行走天下以前,先要通過開光儀式,賜予它生命,事前還要通知四方村民迴避。舞麒麟已成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地點:長洲 ● 拍攝年份:1970-1972
10 繽紛熱鬧的長洲飄色 飄色巡遊是長洲太平清醮的焦點之一,小朋友會穿上色彩繽紛、形象各異的服飾,裝扮成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經大街小巷巡遊,每年也吸引不少市民沿途圍觀。相片在1970-72年拍攝,當時的熱鬧場面,只看照片也能感受得到。
● 地點:長洲 ● 拍攝年份:1970
11 祈求平安-長洲搶包山活動 搶包山是太平清醮最後一日的重頭戲,原意是讓長洲居民在逾十米的包山上,搶奪象徵平安的包,獲神明庇蔭。不過,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後,搶包山一度暫停,直至2005年才復辦。不過現在搶包山形式已有所改變,成為一項競技比賽,參加者不限長洲居民,所搶的包亦改為以塑膠造成的「仿真包」。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香港風物誌》—我這一代大澳人
12 百年歷史的大澳龍舟游涌 端午節香港多處都會舉辦龍舟競賽,但大澳的龍舟游涌你又有沒有看過呢?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於農曆五月初四早上划著龍舟、拖著神艇,到大澳四間廟宇「接神」,請出代表楊侯、天后、關帝、洪聖的小神像,接返各行會供奉祭祀,並於翌日端午節進行遊神活動。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屏山文物徑
13 圍村故事多—上璋圍 圍村於明末清初開始興起,用作防禦海盜。香港沿海地區也面對同樣的問題,因此也出現了圍村。圍村的典型格局是四四方方的圍牆,中間有一道窄窄的門,通往筆直細長的走道,走道盡頭便是神廳……圍村裡面還有很多故事啊!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屏山文物徑
14 建築宏偉的鄧氏宗祠 宗祠的精妙之處,在於每一個角落也表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祠堂的建築崇尚黑色及綠色,讓人感覺莊重。在顏色的大框架,小裝飾等配套上仍可千變萬化,可以有七彩繽紛的圖案,形態生動的彩繪雕塑等,可說是規矩中見靈活。鄧氏宗祠採用三進兩院式建築,為香港同類古建築的典範。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07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生態遊》—屏山文物徑
15 旺丁聚財聚星樓 聚星樓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據說屏山村在開村初期,風水師認為村的西北面充滿煞氣,到了屏山的第七世祖鄧彥通升官後,一晚夢見天上的星星在聚星樓坐落的位置掉下來,於是建造了聚星樓來「留住」星星,以抵擋煞氣。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吾土吾情》—說客家話圍頭
16 圍村女子「哭著出嫁」—哭嫁歌 「哭嫁歌」是一種口傳文學。以前在圍村,所有女孩子在出嫁時都要唱哭嫁歌,以表達對父母兄長不捨之情。哭嫁歌不單保留了大量圍頭話,同時還記錄了昔日圍村婦女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對文化傳承可謂彌足珍貴。
● 地點:荃灣 ● 拍攝年份:2017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藝坊星期天》- 邂逅!老房子
17 客家圍村的建築特色—三棟屋 荃灣的三棟屋村是客家圍村,是香港最早期的客家圍村建築,之所以命名為三棟屋,是因為圍村的中軸上設有三廳,分別是前廳、中廳和祠堂。現時三棟屋已改建成博物館,供市民參觀。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 《荃灣區好去處(上)》 播出年份:2012
● 地點:荃灣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藝坊星期天》—邂逅!老房子
18 三棟屋博物館 荃灣的三棟屋是香港最早期的客家圍村,於1786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陳氏家族於十八世紀中期從廣東移居本港,並填平沿海的土地作耕種之用。三棟屋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1987年全面復修後成為三棟屋博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
● 地點:沙田 ● 拍攝年份:2017(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藝坊星期天》—「邂逅!老房子」
19 從貿易站到法定古蹟—王屋村古屋 王屋村古屋位於圓洲角於1911年興建,在當時是主要的貿易中心,雲集各地商旅,但隨着沙田新市鎮發展,王屋村開始沒落,圓洲角也因附近填海以至地貌改變。王屋村內很多古老建築被荒廢及拆卸,現時剩下的這座古屋,1989年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蹟。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20(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日常8點半》—錦田樹屋
20 遷界令與錦田樹屋 錦田樹屋原來跟政治有關,據說清廷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逃到台灣的明朝官員鄭成功,因此推行遷界令,將所有居民遷入內陸地區。樹屋的主人因遷界令一去不返,石屋從此荒廢,更與大樹合而為一,成為「錦田樹屋」。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5 ● 出處:《香港故事 - 他們的情書》—情.尋大澳
21 甚具特色的水上棚屋 大澳的水上棚屋起源於18世紀至19世紀,當時是由於有小孩和老人不方便出海工作,但以船為家的蜑民又不習慣在陸地上居住,加上該處容易水浸,因此便在岸邊的海床上搭建棚屋,成為香港一種特色房屋。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離島區:東涌 播出年份:2013年
● 拍攝年份:2015 ● 出處:《漫遊百科2015》-第十八集 香港早期水運及媽祖文化
22 傳統節慶-天后誕 香港的漁民人數漸少,但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誕仍非常熱鬧,在全港多間的天后廟都有慶祝活動。天后誕正日,傳統天后廟前會有龍獅隊等的表演,善信亦會爭奪從花炮中爆出的竹籤,稱為「搶花炮」,當中又以「丁財炮」最受歡迎,村民相信搶得此炮就會讓全村丁財兩旺。
● 地點:天后廟 ● 拍攝年份:2015 ● 出處:《漫遊百科2015》-第十八集 香港早期水運及媽祖文化
23 海上的守護神- 天后 香港有數十間供奉天后的廟宇,遍及港九新界,可是你知不知道天后是誰?天后本名林默,為宋朝人,相傳她能預測天氣,在海難發生時救了不少漁民,後被康熙尊為「天后」。天后其後被視為海上的守護神,漁民供奉以求風調雨順,影響力遍及東亞地區。天后信仰更入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地點:西貢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文化愛好者鄺嘉仕
24 最古老的天后廟—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 俗稱「大廟」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相傳於南宋時期由林氏族人所建,是全港天后廟中最古老的一間,現亦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它主要供奉天后,同時亦供奉金花娘娘和彌勒佛。每年農曆3月23日的天后誕,信眾們會前來參拜,香火鼎盛。亦有信眾會到側殿的聖母龍床,相信摸過後會帶來子嗣、健康及財帛。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西貢區(上) 播出年份:2012年
● 地點:屯門龍鼓灘 ● 拍攝年份:2006 ● 出處:《香港生態遊》- 龍鼓灘天后廟
25 多多庇佑的龍鼓灘天后 天后廟供奉的是顧名思義是天后,天后本名林默。根據她出生後久未哭鬧因而得名。她於13歲開始學道,17歲已出海救人,更指點村民何時會有風雨,哪裡會有逆穫。後來她升了仙,得漁民供奉,祈求保佑出海平安,漁穫豐盛。原來從天后廟裡的裝潢也能看出這位天后是否靈驗。裝潢愈多,顯示捐贈者送來的禮品愈多,反映天后確實對村民多多庇佑。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 郊野風光 —大澳
26 明朝建造的大澳關帝古廟 關帝古廟是大澳歷史最悠久的廟宇,早於明代建造,是傳統兩進間嶺南式建築,曾在清代期間多次重修,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之一。古廟位於大澳的中心,供奉勇猛忠義的關帝,廟宇其中特色是你可從廟宇的內欄柵,看到關帝策騎的赤兔馬和馬夫像。不少人相信關帝的正義能驅邪治鬼,亦有他是負責管理天氣的說法,成為不少廟宇祟拜的對象。
● 地點:沙田大圍 ● 拍攝年份:2020(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視點31》—信車公信自己?
27 風車轉運祈福—車公廟 沙田車公廟位於大圍,人們通常在農曆新年造訪車公廟,但其實每年共有四次車公誕,分別在農曆正月初二、三月二十七日、六月初六及八月十六日,其中以正月初二的慶祝活動最具規模。善信認為參拜車公有祈福和轉運之用,他們到車公廟求籤祈福,轉動風車,以祈求來年得到車公的庇祐。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 《車公廟起源歷史 》 播出年份:2010
● 地點:沙田大圍 ● 拍攝年份:2020(新聞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電台網上新聞
28 車公是何許人? 車公廟善信眾多,但你又知否廟中供奉的是何人? 車公其實是車大元帥,是宋朝末年的一名勇將,曾平定南蠻有功,獲封元帥。在明末期間,新界各地突然流行疫症,人們便按照傳統習俗,抬扛神像出巡遊行。當年經過車公「巡視」一番以後,瘟疫便消失了。民眾為了答謝神恩,便興建了車公廟來供奉車公。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 《車公廟起源歷史 》 播出年份:2010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0》 郊野風光 —大澳
29 地區的守護神—大澳的土地公公 大澳居民非常重視守護土地的土地公公。村民不僅會在家門外設置小小土地公,更有三座較大的土地廟,分別是福德宮、創龍社土地廟和半路棚土地廟。其中福德宮中的土地公石碑,相傳是百多年前漁民出海捕魚打撈回來,村民相信,土地公能夠維持村內安寧,亦能保家宅平安。
● 地點:文武二帝廟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街角有樂》—第11集 : 大埔 - 光輝歲月
30 古時的大埔「法庭」—文武二帝廟 大埔文武二帝廟由七約鄉眾合力興建,早於1892年落成啟用。廟內除了供奉文昌帝與關武帝,亦是各鄉事均秉公辦理的象徵,是太和市議事、仲裁和祭祀的場所。文武廟在1984年被列為古蹟,是新界首座受保護的建築物。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大埔區(上) 播出年份:2012年
● 地點:長洲洪聖廟 ● 拍攝年份:1970
31 南海之神的廟宇-長洲洪聖廟 長洲洪聖廟早在清朝嘉慶年間興建,當時的長洲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漁民為求風調雨順,於是立廟奉祀南海之神洪聖,廟內亦祭祀觀音和華陀。長洲洪聖廟現為二級歷史建築,廟內還存有光緒元年製造的神壇、香爐等古物呢!
● 地點:大嶼山 ● 拍攝年份:1999 ● 出處:《山水傳奇1999》—嶼山寄跡
32 百載佛寺—大嶼山的寺院 大嶼山一向被形容是福地。位於彌勒山與鳳凰山之間,有超過一百五十間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而淨室、精舍更佔九成。當中著名的佛寺包括寶蓮禪寺和靈隱寺等。正因寺院都建於深山之中,恬靜隱逸,才能夠提供寧靜的環境予出家人靜修、洗滌身心。
● 地點:荃灣 ● 拍攝年份:2017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街角有樂》- 荃灣
33 荃灣有個「佛教叢林」 荃灣有這麼多寺院原來是因為清朝晚年期間政治動盪,加上朝廷國庫空虛,於是將寺廟的財富收歸國有,以致大量僧侶受到影響,他們選擇乘船到香港發展,登陸於東涌、大澳以及荃灣一帶,附近因而漸漸形成了「佛教叢林」。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2001(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山水傳奇》—劣地重生-青山
34 「杯渡」到屯門 - 青山禪院 青山禪院是屯門著名的名勝古蹟。青山禪院,源於南朝劉宋時期修建的杯渡庵,以紀念一位禪師,據說他很喜歡雲遊四海,甚至喜歡坐在杯裡於海上飄浮,因此被稱為「杯渡禪師」。在中國歷個朝代中,曾被改稱為雲林寺、斗姆宮和青雲觀。
● 地點:鹽田梓  ● 拍攝年份:2019 ● 出處:《藝坊星期天》— 鹽田梓藝術節
35 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的共融—鹽田梓  鹽田梓是個有近三百年歷史,融合了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的小島,曾經是漁民和鹽農聚居之地。隨著鹽業逐漸式微,村民陸續遷走,剩下一所所荒廢的村屋。不過,村民近年努力復修小島,保留了島上珍貴的聖約瑟小堂及鹽田,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項。小島如今成為一所「開放式博物館」,供遊人了解島上的歷史與文化。
● 地點:鹽田梓聖若瑟小堂 ● 拍攝年份:2015 ● 出處:《漫遊百科 2015》第十一集:鹽田梓天主教文化
36 鹽田梓的天主教文化 1860年,傳教士開始到鹽田梓傳教,短短二十年間鹽田梓已成為一條全村皆教友的公教村。島上的聖若瑟小堂保存著中國農村小聖堂的特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有趣的是,雖然90年代大部分村民經已搬離鹽田梓,但直至今日,每當舉行主保瞻禮,無論移民海外,或是身居香港各地的村民也會回到島上瞻禮。
● 地點:西貢 ● 拍攝年份:1999 ● 出處:山水傳奇1999年 - 西貢無戰事
37 西貢的天主教發展 上世紀開始,已有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西貢傳教,他們在山上建築不少教堂,包括西灣海星堂、大浪村聖母無原罪小堂等等。早在70 年代來到此處服務的田英傑神父回憶,當時每周都會走入村落傳教,但因教堂沒有電,須要點蠟燭或帶備火水燈前來。雖然旅途困難,但看到男女老幼的教友前來聖堂,令他感到十分安慰。
● 地點:沙田大圍 ● 拍攝年份:2017(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街角有樂》—愛‧在沙田
38 中西合璧的聖殿—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由來自挪威的艾香德牧師創立。他最初在中國傳教,1922年在南京創立景風山,因戰事緣故,1930年把工作遷移到香港,最後選址在沙田大圍創立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叢林中的聖殿具有濃厚中國特色,原來它是參照北京天壇而建成的。屋簷上的裝飾是僧人的雕像,原來艾香德牧師的心願是向僧侶傳福音。二次大戰期間,道風山收容了很多沙田居民,使他們避過戰亂之苦。道風山建築群已被列為香港的二級歷史建築。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 沙田區(上) 播出年份:2012
● 地點:大埔樊仙宮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街角有樂》—第11集 : 大埔 - 光輝歲月
39 香港的青花瓷—大埔碗窰、樊仙宮 大埔碗窰全港目前發現唯一的青花瓷窰址,該處早在明代已有生產青花瓷器,直至二十世紀初期因廣東沿海其他窰場的競爭,才告式微。不過,該處的考古調查發現了礦坑、龍窰等,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碗窰附近的樊仙宮,供奉陶匠的守護神樊大仙師,歷史已逾二百年,亦非常具歷史及文化意義。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大埔區(下) 播出年份:2012年
● 地點:坪洲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灰窰廠.有機農場.手指山
40 消失了的工業-坪洲勝利灰窰廠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由於坪洲的海產豐富,蠔殼、蜆殼是適合燒製石灰的材料,島民因此開始發展灰窰業。當時島上有十一間灰窰廠,勝利灰窰廠是其中一間較具規模的。可惜,到了五十年代,價廉物美的英泥傳入香港,灰窰業難以競爭,現時只可重遊舊址去懷緬昔日的繁盛。 片段節錄於:《香港生態遊》-灰窰廠.有機農場.手指山
● 地點:馬灣 ● 拍攝年份:2017(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街角有樂》—荃灣
41 古時的工作間—馬灣灰窯 原來早於六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居住在馬灣。於唐朝也找到馬灣灰窯,證實那裡有人類活動,不過自唐朝起,便沒有在馬灣發現人類骸骨,相信是因為馬灣只是工作的地方,而居住的地方則在荃灣附近。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8(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風物誌》—我這一代大澳人
42 大澳也有鹽田? 除了西貢鹽田梓外,大嶼山西部的大澳亦曾盛產海鹽。大澳的鹽業早在宋朝已存在,至清朝最為鼎盛,鹽田更一度遍及大澳三分之二的地方。大澳的產鹽業在60年代開始式微,鹽田轉變為養魚塘、農田或用於興建房屋,甚至被棄置。不過在式微之前,到底大澳人怎樣造鹽呢?一起來聽聽!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離島區:大澳的鹽田和棚屋 播出年份:2013年
● 地點:米埔 ● 拍攝年份:2018 ● 出處:《香港風物誌》—桌桌有漁
43 魚蝦的家—米埔基圍 上世紀四十年代,大量內地移民來港定居,並帶來基圍的技術,藉潮汐變化來運作,而米埔的基圍更可以借助底部的紅樹落葉為魚蝦等提供養分,現時香港只餘下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基圍沿用此方法養蝦,此處亦吸引不少候鳥到訪,包括瀕危的黑臉琵鷺,需要大家好好保育。基圍操作者發展了一套有關潮汐、漁汛及操作基圍的知識,現已被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之內。 片段節錄於:《香港風物誌》—桌桌有漁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19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故事-鄉人•情味》—豈有蠔情似舊時
44 從珠三角到流浮山—養蠔業的發展 政治環境的變遷也影響了養蠔業,早年的養蠔業分散在珠三角地區,直至50年代,殖民地的邊界比較嚴謹,使原本住在寶安縣的蠔民,難以來往兩地,故不少蠔民移居到流浮山,也成就了香港的養蠔業。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19(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故事-鄉人•情味》—豈有蠔情似舊時
45 流浮山養蠔業的起與落 說到香港的養蠔業,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元朗流浮山。在最輝煌的時期,蠔油及蠔豉更銷售到世界各地,但到了60至70年代,流浮山一帶的海水受到污染,使當地的養蠔業受到重大打擊。幸好後來政府推出一系列環保政策,才令消費者重新接受流浮山的蠔。
● 地點:魔鬼山炮台 ● 拍攝年份:2019 ● 出處:《香港風物誌》—戰後炮影
46 戰時的歷史遺蹟—魔鬼山的防禦工事 魔鬼山防禦工事是由魔鬼山碉堡、歌賦炮台及砵甸乍炮台組成,在殖民地時期負責保衛維港東面入口。炮台在防衛日軍入侵香港時亦有貢獻,惟戰後卻日久失修或被破壞。人已消失,但建築物上的痕跡,使我們還能看見當時曾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
● 地點:西貢赤徑 ● 拍攝年份:1999 ● 出處:《山水傳奇1999》 - 西貢無戰事
47 抗日遊擊隊的據點—西貢赤徑 赤徑三面環山,風景怡人,乘船右轉是西貢,左轉則可經吐露港到大埔,最遠更可到大亞灣。因著有利的地理位置,當年抗日時期,曾成為抗日遊擊隊的重要據點,片段邀請了當時擔任醫療隊隊員及傳遞情報的交通員回憶他們的經歷,讓我們一起聽聽。
● 地點:東涌炮台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東涌漁村、紅樹林、炮台
48 控制海上秩序的東涌炮台 東涌炮台在清代道光年間所建,當時被稱為東涌所城,是大鵬右營的水師總部,用作控制海上交通及防止鴉片貿易。自英國租借新界後,清兵自炮台撤退,炮台位置先後被用作警署、學校等。現在是少數有六樽古炮的炮台遺址,到了1979年,它被列入法定古蹟。
● 地點:袁氏更樓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袁氏更樓
49 防禦海盜的袁氏更樓 袁氏更樓,即是我們現在的瞭望台,位於梅窩袁氏大屋旁,於民國年間由袁氏家族所建,是梅窩少數保留得較完整的更樓。更樓以麻石築成,可在其中眺望遠方,監視海盜行蹤,居民亦可從窗間伸出槍炮籍以保護自身安全。它在2009年與袁氏大屋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2006 ● 出處:《香港生態遊》-廟宇文化
50 宋帝昺在屯門—皇帝巖 南宋末年宋帝昺為逃避元兵的追截,曾到過香港各處,相傳也曾匿藏於龍鼓灘一塊大石下,因而被命名為皇帝巖,上面則由右至左刻有「皇帝巖」幾個大字。皇帝巖除了描述宋帝昺的事蹟,更刻有文天祥的詩作《過零丁洋》。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2017(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左右紅藍綠》 - 將紅樓列為法定古蹟
51 青山紅樓的歷史意義 紅樓位於屯門中山公園內,又稱「青山紅樓」,是一座兩層高以紅磚建成,兼具中西建築風格的小樓。紅樓大概建於十九世紀末,但建成的真實時間無從稽考,其重要意義在於它與推動辛亥革命有關。紅樓前的平地曾經栽種了三棵桄榔樹,象徵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 民族、民生、民權。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 《屯門區(上) 》 播出年份:2012
● 地點:南丫島 ● 拍攝年份:2013 ● 出處:《日常8點半 (民生·旅遊)》 第七十八集
52 守護家園-南丫島神風洞 南丫島索罟灣曾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侵略香港時的戰略要點,當時的神風敢死隊在該處挖掘多個山洞,收藏「燈籠艇」於洞內,計畫向盟軍船艦進行自殺式襲擊,但神風敢死隊尚未行動,日軍已經投降。現時南丫島仍有三個山洞存在,成為遊人遊覽的景點。
● 地點:沙田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街角有樂》- 愛‧在沙田
53 日夜守候的望夫石 聳立在獅子山上的望夫石是市區郊遊的好地方,背後原來有一個動人的愛情傳說。相傳有一對夫婦,丈夫出海捕魚,怎料一去不返,妻子每日背著年幼的孩子登山,遙望遠方,盼望丈夫歸來,突然有一天雷雨交加,婦人與孩子瞬間變成石頭。也許是她們的深情感動了蒼天,故讓她們化成石頭,永守山崗日夜守望,也就成了望夫石。
● 地點:沙頭角上禾坑客家村 ● 拍攝年份:1990 ● 出處:《香港盤旋》—財源滾滾
54 早期教育的雛形-鏡蓉書屋 位於沙頭角上禾坑客家村的鏡蓉書屋,是當地李姓族人為區內子弟提供教育而興建的私塾。在清朝年間,子弟完成學業後便會到縣府考取功名。不過,此處現在已經荒廢,只能憑想像去感受當年一大群年輕人為功名而苦讀的情景。
● 地點:元朗 ● 拍攝年份:2007 ● 出處:《香港生態遊》 - 屏山文物徑
55 教育族中子弟的覲廷書室 覲廷書室位於屏山坑尾村,建於1870年,由屏山鄧族興建,是鄧氏眾多書室的其中一所,其他的大多已拆卸,也只有覲廷書室讓遊人參觀,書室中的神庵上畫有八仙圖案,寓意有志者、事竟成,鼓勵學子苦讀來考取功名。
● 地點:調景嶺 ● 拍攝年份:2011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 II》—第八集 調景嶺歲月
56 早年辦學-由師生興建的學校 慕德中學在1950年創辦,是調景嶺第一間學校,當時調景嶺的物資缺乏,由校舍至桌椅都要由老師及同學親手做,但首批入讀的學生仍非常珍惜此學習機會。學校後來改稱慕德中學,區內亦陸續成立了多間中小學,加上學費有資助,就連區外的貧窮學生也跑來念書。從中,我們可窺見早年辦學的縮影。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2015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 - 思潮空間
57 蘊涵政治色彩的專上學府 - 達德學院 尊重學術以及教育自由的精神,曾包容了不同的教學理想。1946年在屯門青山公路上,便設立了一所具有政治色彩的私立專上學院,就是達德學院。學院的老師都是知名的學者和政治家,吸引了大量有共同志向的青年報讀,但學院只維持了兩年多,1949年便告結束。
● 地點:屯門 ● 拍攝年份:2015 (節目播出年份)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 - 思潮空間
58 知名學者雲集達德學院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左翼份子在屯門籌組了達德學院,由知名學者任教,包括茅盾、郭沫若、鄧初民、何香凝和喬冠華等。在辦學短短兩年多的期間,已有千多人報讀。達德學院的現址為屯門何褔堂會所內的馬禮遜樓,2004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 地點:調景嶺 ● 拍攝年份:2011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 II》—第8集 : 調景嶺歲月
59 調景嶺的起源 早在1949年,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部分難民落戶於摩星嶺。當時左右兩派矛盾不斷,因為一場流血事件,摩星嶺的難民被遷往杳無人煙的調景嶺,與世隔絕。面對種種困難,流落異鄉的人們守望相助,建設出一個極具活力的社區。時至今日,調景嶺已成為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份。
● 地點:茅湖仔村 ● 拍攝年份:2012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2》調景嶺今昔-茅湖仔村
60 艱苦的歲月—茅湖仔村 調景嶺最初是由茅房、鐵皮屋等組成的難民營,房屋依山而建。鄰近的茅湖仔村就位於半山,村外的寶林路是往返市區的唯一陸路交通。港英政府開始時認為落戶此處的難民只是暫居,所以一直未有建設水電設施,直至1961 年,政府正式接管難民營,安排供水供電和開闢道路,居民的生活才得以改善。
● 地點:舊調景嶺警署 ● 拍攝年份:2012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2》 調景嶺今昔-普賢佛院
61 居高臨下的舊調景嶺警署 舊調景嶺警署在1961年建成,是區內唯一保留的60年代建築物。位於調景嶺寶琳路盡頭的警署,與社區有一段的距離,但就設有哨崗,警員可在山腰位置居高臨下,監察整個調景嶺的治安。警署停用後,建築一度改為佛院,往後有活化成歷史風物資料館的計劃,展示將軍澳、調景嶺及坑口鄉郊一帶的發展。
● 地點:大澳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0》 郊野風光 —大澳
62 大澳的水上交通 大澳居民把小河視為馬路,家家戶戶都有一艘小船,就似是私家車般以供代步,棚屋亦會有樓梯,方便上岸,而船則會放在家門前的「棚頭」。其實,昔日大澳的橫水渡可算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載人交通工具。橫水道是以人手拉動兩頭綁在岸邊的纜索移動載人的平底板狀小船,現在已由行人天橋取代。
● 地點:羅湖站 ● 拍攝年份:1949
63 中港兩地的交通-羅湖火車站 羅湖站是本港最北的車站,近深圳河及梧桐河交界,接駁中國內地的羅湖口岸。20世紀初,因應香港與廣州的貿易頻繁,九廣鐵路開始興建九龍至羅湖段。羅湖站於1949年開始啟用,為往來中港兩地的市民帶來很大的方便。
● 地點:香港鐵路博物館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街角有樂》—第11集 : 大埔 - 光輝歲月
64 由火車站改建的博物館—香港鐵路博物館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由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改建,除了車站本身是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博物館內還有路軌、傳統的蒸汽火車頭以及古董車廂,近年吸引不少遊人到訪「打卡」。不過,原來擺放在館內的火車頭也有段古,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錄音節錄於:《你的十八區》-大埔區(上) 播出年份:2012年
● 地點:南丫島 ● 拍攝年份:2014 ● 出處:《香港故事(第九輯)》- 青春南丫人
65 南丫島的「三枝煙囪」—南丫發電廠  到過南丫島的人,一定會留意到屹立在島上的「三枝煙囪」,那是1978年起啟用的南丫發電廠,多年來為港島數十萬居民供應電力。為了滿足不斷上升的用電量,同時增加可再生能源以減排目標,發電廠在八十年代開始擴建,帶來了不少外國的工程人員,他們安頓後亦在此定居,間接令南丫島成為華洋雜處的小島。
● 地點:萬宜水庫 ● 拍攝年份:1999 ● 出處:《山水傳奇1999》 - 西貢無戰事
66 滿足食水需求的大型工程-南丫島萬宜水庫 要逃離繁忙的市區生活,可以到萬宜水庫東壩,展開世界級地質之旅。西貢萬宜水庫,以迷人景色和地質奇觀聞名。走在壩上,一邊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另一邊則是巍峨錯落的六角形岩柱群,令人沈醉於沿途靜謐且壯觀的景色,有誰會想到當年在西壩附近是越南船民的羈留中心呢?

我分享

你有無一些私人珍藏可以同大家分享?
誠邀你就我們列出的主題,上載相片及分享記憶與感受!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