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從中醫看「牛皮癬」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紅斑鱗屑性、慢性復發性皮膚病。該病經過緩慢,具有復發傾向。其特點是:在紅斑上覆蓋有多層銀白色鱗屑,抓去鱗屑可見薄膜及點狀出血,病程長,病情變化多,時輕時重,反復發作,不易根治。

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累及,但以青壯年為多,男性多於女性,北方寒冷地帶患者較多,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15%至30%的患者中,有家族發病史。有明顯的季節性,多冬季發病或加劇,夏季自行痊癒或減輕,也有部分患者相反,數年後季節性不明顯。中醫學稱之為「白疕」。

病因病機
多由內因稟賦不耐,血熱之體,易外感風濕熱毒,內侵肌膚,加之飲食不節,情志內傷,陰陽失調,以致營血虧損,生風生燥,皮膚失養而成。久病體虛,邪毒侵犯經絡,傷及關節,燔灼營血,內損臟腑。

1.血熱  
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以致營血失和,氣血不暢,血分蘊熱,阻於肌表而生。
2.血虛
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或病久耗傷營血,陰血虧虛,肌膚失養而成。
3.血瘀
久病風寒、風熱、寒濕諸邪化為燥邪,氣血耗傷,血瘀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養,瘀阻肌膚而成。

臨床表現
根據其臨床特徵,牛皮癬(銀屑病)主要分為尋常型、關節炎型、紅皮病型、膿皰型四種類型﹕

一、    尋常型
皮損為表面白色,基底潮紅的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態不同的斑片,其上堆集較厚銀白色閃光的鱗屑,很容易刮除,下露半透明薄膜,刮去薄膜,可見到呈露滴狀出血。
發於頭皮部者,鱗屑灰白而厚;發於指甲者,甲板狀如頂針箍,與甲床分離。

二、    關節炎型
皮損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疼痛或畸形、發熱。常可與膿皰型並存

三、    膿皰型
發於掌蹠部,皮疹為紅斑上有針頭到粟米大膿皰,約2周左右消退,以後再發,重者遍發全身

四、    紅皮病型
常由進行期發展而來或用刺激性外用藥激發。大片或全身皮膚潮紅或紫紅,甚至腫脹浸潤,大量脫屑,僅有小片正常皮島。伴掌蹠角化,指甲增厚。 

中醫辨證
一、    血熱型
【症狀】皮損鮮紅,新生皮疹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伴心煩,口渴,大便幹,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治則】清熱涼血解毒
【主方】犀角地黃湯或涼血地黃湯加減

二、    血虛型
【症狀】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幹,便幹。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治則】養血祛風潤燥
【主方】四物湯合消風散加減

三、    血瘀型
【症狀】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
【治則】活血化瘀
【主方】桃紅四物湯加三棱、莪朮等

預防及調理
介紹幾則中醫防治及調理牛皮癬的藥膳食療方、中藥外用方,在臨症時必須辨證運用。此外,若牛皮癬病情較嚴重,則須看醫生,不可延誤病情。

藥膳食療
槐花粥
【材料】生槐花20克、土茯苓2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前兩味中藥用布包好,與大米同放入鍋內煮粥,待粥煮成後,除去藥包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皮損鮮紅,皮疹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伴心煩,口渴,大便幹,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服用方法】每週3劑

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10克、生地15克、羊肉100克
【做法】將前兩味中藥用布包好,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除去藥包。將切碎的羊肉放在藥汁裏燉湯,食用時加入調味品,即成
【功效】養血祛風潤燥
【主治】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幹,便幹。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服用方法】每週3劑

桃紅粥
【材料】桃仁12克、紅花12克、陳皮10克、三棱12克、莪朮12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前5味中藥用布包好,與大米同放入鍋內煮粥,待粥煮成後,除去藥包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
【服用方法】每週3劑

中藥外搽
用藥前:枯礬藥浴
進行期和紅皮病型:青黛散麻油調搽或黃連膏外搽
靜止期:硫磺軟膏外搽

預防和調護 
-    忌食辛辣、魚蝦、羊肉等發物及酒類,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
-    病久不愈,層層脫屑,肌膚粗糙者,可適當給予果汁、蔬菜汁等養陰潤膚之品
-    急性期或紅皮病型不宜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忌熱水洗浴
-    平時使用外用藥應以低濃度開始,用藥前用熱肥皂水或中藥煎液洗滌病灶,以除去鱗屑
-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勞累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符文澍博士

相關分類
中醫藥
最後更新: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