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是指進食時,食物從口部至食道時感到困難,未到順利走到胃部。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遇上這問題。

分類


1. 急性吞嚥困難
2. 慢性吞嚥困難:分為功能性及結構性。其中結構性問題包括:
 a. 大頸泡
 b. 牙齒功能欠佳
 c. 聲帶功能久佳
 d. 食道病
 e. 神經性疾病,如:中風、腦創傷、口腔肌肉協調問題、神經反射問題、喉頸神經線問題等。
 f. 退化性疾病,如:柏金遜症。因神經協調欠佳,引致未能順利吞嚥。
 g. 機能退化

診斷


假若一至兩星期內,持續感到吞嚥有困難,便應向醫生求助。當醫生為病人診斷時,需了解病人於甚麼情況下遇到吞嚥困難:
1. 難以吞嚥硬食物:結構性問題
2. 難以吞嚥軟食物:神經性問題

檢查


1. 內視鏡檢查:透過使用內視鏡,排除引致吞嚥困難的結構性問題,如潰瘍。
2. 磁力共震
3. 食道鏡
4. 吞嚥檢查:透過進行吞嚥檢查,可利用X光或內窺鏡,觀察病人於進食不同食物時的吞嚥反應,從而知道病人對那些食物反應最差,同時可知道食物跌入食道的風險及其反應。

治療


1. 吞嚥檢查:不單可偵測病人吞嚥情況,同時亦可以找出治療及預防方法:
 a. 食物種類:病人可能只能吞嚥某些種類食物。透過治療,可提醒家人預備食物時需注意的東西。
 b. 飲料稀濃度
 c. 坐姿:透過教導適當坐姿,協助病人吞嚥。
 d. 調控食物分量:引導家人不能每次大量將食物放進病人口中,需每次少量餵食,以便食物跌進氣管。

2. 訓練口腔肌肉能力:除了基本咀部運動,現時亦有兩種流行方法:
 a. 深層咽肌神經刺激法:將酸桿放到病人咽喉刺激吞嚥,作定期訓練,可改善吞嚥能力。
 b. 吞嚥電療法:使用電力刺激病人喉嚨肌肉,再加上言語治療師指導吞嚥方法,從而刺激咽喉肌肉活動。

資料來源:2013年09月30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嘉賓主持:梁家騮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何雅兒醫生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