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奶癬 / 小兒濕疹

奶癬是坊間誤以為嬰兒因飲奶出現皮膚紅疹,故此得稱。其實奶癬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醫學名稱為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又稱為小兒濕疹,成因不一定與飲奶有關,並非食物敏感。患者的頭部及面部會出現紅疹,感到痕癢,甚至有脫皮的情況。根據統計,10%-20%小兒患有濕疹,情況更是愈趨普遍。

因素

  1. 香港人生活習慣西化
  2. 現代人愈來愈注重衛生,與細菌接觸機會減少,容易引起過敏情況。

不同類型的濕疹

  1. 先天性: 家族遺傳,如父母患有哮喘、鼻敏感,很大機會導致子女皮膚角質層基因突變,使皮膚沒有了屏障,水份不斷流失,兼無法阻隔外來刺激物,如塵埃、細菌、肥皂等。這些外來物因而可以直接刺激真皮層,令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T胞細發炎,皮膚便會出現紅疹,感到痕癢,甚至脫皮。
  2. 接觸性: 因皮膚接觸到外來物,如口水、汗水引起皮膚出現紅疹等病徵。

病徵

  1. 皮膚出現紅疹
  2. 患處感到痕癢,抓患處只會愈來愈痕癢,甚至影響入睡
  3. 過份乾燥會出現脫皮情況

治療


主張以潤膚膏為主,類固醇藥物為輔助,當兩者未能止痕才口服藥物

潤膚膏: 應替小兒常塗抹潤膚膏,保持皮膚柔潤,避免乾燥,減低復發機會。建議每日在較乾燥的患處塗抹多次,每次少量,待皮膚吸收後再塗抹,以保持皮膚滋潤

類固醇藥物: 當潤膚膏未能控制病情,便有機會需要使用類固醇藥膏。許多人認為類固醇藥膏會損害身體,其實類固醇藥膏有別於口服固醇藥物,只要按醫生指示,塗抹適當份量於患處,類固醇是不會進入血管,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不過類固醇藥膏也有其副作用,會使皮膚變薄,毛髮變粗,容易引致皮膚生瘡。

OTC(非處方)藥膏: 許多人採用的坊間成藥。它們多含有類固醇,不過各牌子的類固醇程度不同,未必適合不同患者的病情,使用前建議咨詢醫生意見。

口服藥物: 當塗抹潤膚膏/類固醇藥膏也未能止痕時,而患者因痕癢導致難入睡,醫生便會開處抗組織胺口服藥物,主要治理痕癢情況。

預防


食物:
許多人相信避免進食某類食物,如牛奶、牛肉便可減低引起小兒濕疹的機會。其實小兒濕疹與食物的關係不是必然,根據數字顯示,只有大概4-8%患者因食物導致小兒濕疹。家長可透過多次觀察,看看小朋友是否進食同類食物均出現紅疹、痕癢等情況,從而驗證是否該食物引起小兒濕疹;如家長有任何懷疑,建議咨詢醫生意見。

衣服:
患者宜穿著透氣質料的衣物,以保持乾爽,避免因汗水等外界物引起敏感。另外,衣物質地宜較為柔順,也可避免與皮膚經常磨擦,引致敏感。

運動:
毋須避免運動,包括游泳。不論在海灘或泳池也可。只要運動後,適當地護理,如立即沖身保持皮膚清爽,再塗抹潤膚膏保持滋潤便可。不過當進行戶外活動時,患者應避免長時間受猛烈陽光照射,導致皮膚過份乾燥。

相關條目:
異位性皮膚炎 / 濕疹
皮膚屏障

相關分類
皮膚科 兒科
資料來源:2013年6月10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何正綱醫生

衛生署社會衛生科皮膚科高級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