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膽囊脹大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膽石、膽囊炎 

膽位於右上腹,在肝的右下方,主要功用為儲存由肝製造的膽汁。許多患者因經常進食豐富及肥膩食物,導致膽石出現,因此膽石經常被稱為富貴病。如果膽石阻塞了膽囊出口,使膽汁無法排出引起膽囊脹大,甚至發炎,則成為膽囊炎。

膽汁形成膽石的成因

膽汁中某一種成份過濃,超出可溶解度便會成為膽石。

結石成份可分為:

  1. 膽固醇
  2. 色素性結石:正常新陳代謝之後的副產品,因血紅素太高或轉化成不可溶解物質,形成結石。

膽管石:

這種結石非長在膽囊內,而是在膽管內長出,醫學界對這種結石成因不明。膽管石常見於外國病人,亞洲人較少患有此症,患者會出現上腹痛,小便深黃,需立即找醫生診治。

醫生一般為膽管石病人進行內窺鏡手術(ERCP)切除膽囊,不過由於結石長在不能切除的膽管內,手術後的復發機會大。建議膽管石病人應從飲食方面著手,避免進食肥膩食物。

病徵

膽石:

膽石病徵並不明顕,患者通常在進食了一頓豐富餐飲,約半小時至1小時後,感到右上腹疼痛,而痛楚持續1小時至數小時,才有機會舒緩甚或自動停止。患者往往只能在大吃大喝後才出現病徵,原因是膽囊會分泌膽汁消化腸道內脂肪,如果膽囊內長出結石,堵塞了膽汁出口,以致膽汁排不出來,溢滿膽囊,造成痛楚。

由於此病徵與上消化系統病徵類同,許多患者會以為是胃痛,導致未能及早發現膽石。因此,病人如有懷疑,應盡早求診,安排照超音波,進一步確定便需進行內窺鏡檢查。

膽囊炎:

當膽石倒塞了膽囊出口不動,加上細菌感染,便會引致膽囊炎;大致分為急性與慢性。患者會因膽汁排不出來,加上發炎令膽腫脹,而感到右上腹痛楚萬分。在某些發炎情況,右上腹更會形成硬塊。

當急性膽囊炎重覆發生多次後,使膽囊開始纖維化、萎縮化,使膽囊逐漸失去儲存膽汁的正常功能,導致慢性膽囊炎發生。

高危患者

4類高危人士統稱為4F:

  1. 女性(Female)
  2. 40歲以上人士(Fourty)
  3. 肥胖人士(Fat)
  4. 多產婦女(Fecund):

診斷及治療

醫生在診斷中如有懷疑,一般會先進行超音波,如未有發現膽石或痛楚位置有別於正常位置,便需要進行電腦掃瞄,準確度違90%。膽石如沒有病徵,醫生主張觀察,無需特別治理。不過一旦出現病徵,代表身體響起警號,應盡快求診就醫,甚至接受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因為膽囊出現問題才結石,因此只清除膽石,復發機會很大。由於膽囊只用來儲存膽汁,對身體影響不大,醫生通常建議病人切除整個膽囊,以便根治問題。

現時90%病人進行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而急性膽囊炎患者通常會進行急症微創手術,因如沒有適時的治療,有可能導致敗血病,膽壞死/破損,引起腹膜炎,甚至死亡。

新微微創手術:有些對美觀有要求的病人,會選擇單孔手術/針孔手術,在只有2cm傷口,切除及取出膽石或膽囊,保持傷口的美觀度。

預防


飲食:
應避免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

體重:
控制體重,避免過份肥胖。

相關分類
外科
資料來源:2013年6月13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吳威權醫生

瑪嘉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