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骨質疏鬆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骨質疏鬆

隨著年紀長大,骨質疏鬆症情況相當普遍。骨骼的主要成份有鈣和磷質,直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能找出導致骨質疏鬆的遺傳基因。不過,有研究指出,人體的骨質密度有六至七成是來自遺傳影響。

何謂骨質疏鬆


骨頭的作用,是用以支撐身體。隨著新陳代謝身體會產生新的骨頭,然而隨著年紀增長,荷爾蒙分泌以及身體情況有所改變,製造骨頭的過程未能趕上消化骨頭的速度,導致新生產的骨頭愈來愈脆弱。當骨頭未能抵受撞擊而骨折時,就是骨折疏鬆的警號。

高危年齡


女性患上骨質疏鬆的年齡一般比男性早,情況亦相對普遍。

女性:根據世界各國數據,平均三分之一的女性有骨質疏鬆問題,而且65歲後為高危一族。
男性:每五人便有一人有骨質疏鬆或骨折等問題,70歲後為高危年齡。

原因:由於女性更年期收經後,女性荷爾蒙減少導致骨質會迅速流失,引發骨質疏鬆或骨折問題。至於男性,由於沒有明顯更年期,男性荷爾蒙不會突然大量減少,所以骨質疏鬆問題亦較遲發現。

骨質疏鬆指標


1. 臨床診斷
脆弱性骨折:中年以後當輕微碰撞已有骨折情況,便可能確診骨質疏鬆症。

2. 雙能量骨質密度檢查
透過將病人現時的骨質密度,與三十歲人士的骨質密度作對比,從而得出T-Score。T-Score是將兩者骨質密度作比較,當標準偏差少於2.5時,便可確診患上骨質疏鬆症。
由於骨質的新陳代謝比較慢,一般只需要三至五年檢查一次便可。而且,此檢查只適用於年紀較大的人士。

骨質流失的過程


骨頭透過新陳代謝生產骨頭。經過每天使用,骨頭會有勞損,而身體主要靠兩種細胞進行修補:

1, 破骨細胞:細胞會消化及溶掉損毀的骨質。

2. 造骨細胞:重新分泌新的骨質。

骨質疏鬆的患者,破骨和造骨的步驟會失衡。若破骨細胞活躍程度比造骨細胞高,造骨細胞未能趕上破骨細胞的進度,令骨質密度降低。

病癥


大部份患有骨質疏鬆的病人,均沒有痛楚的感覺。當發現患病時,可能已經出現骨折問題。不過,由於脊椎負責支撐人體的重量,所以部份病人會因為脊椎有微細骨折而感到痛楚。

骨質疏鬆與關節的關係
直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指出骨質疏鬆與關節有直接影響。不過,有些繼發性病症,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沒有風險因素下,也會影響骨質新陳代謝,引起骨折疏鬆。

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a) 雙磷酸鹽類藥物 (Bisphosphonates):
可減低百分之五十骨質疏鬆風險,但長期服用,有機會出現罕有併發症-非典型骨折。
i. 雙磷酸鹽類口服藥:
病人需每天服食。然而,此藥為病人帶來很多不便:
-短時間不能進食:此種藥物約只有百分之一的藥能被胃部吸收,所以不能進食其他食物,阻礙藥力吸收。
-不能躺下:如藥物停留於食道,會引致發炎及潰瘍。所以,病人既不能躺下,亦要飲下一杯水,確保藥物離開食道。

ii. 雙磷酸鹽類靜脈注射
有部份病人有機會因身體其他病症(如胃酸倒流及胃潰瘍),而不能使用口服藥物。所以,醫生亦可為病人進行雙磷酸鹽類靜脈注射。病人只需要每年到醫院或診所注射一次便可。然而,如有藥物敏感或晚期腎衰竭的病人,則不宜使用此方法。

b) 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如果年紀較輕的患者,可以使用較溫和的藥物。此藥物類似女性荷爾蒙,沒有副作用而且能減低患上乳癌及子宮癌的風險。不過,此藥只適合女性使用。

2. 非藥物治療:
如患者年紀輕,而且未有其他高危因素。醫生會提議病人進行非藥物治療,當中包括:

a) 吸收鈣質:鈣質是製造骨頭的原材料,足夠的鈣質吸收有助骨骼生長。除了進行鈣片外,亦可從蔬菜、豆腐、及有骨魚類等食物上找到。
b) 吸收維他命D:透過食物吸收或進行戶外活動,從曬太陽吸取足夠維他命D,強化負責控制鈣質吸收的腸細胞,能有效控制鈣質吸收。

c) 進行負重運動:體重對於骨質疏鬆有很大影響,人體骨骼負重愈多,運動愈多,便能夠刺激骨頭生長,骨頭亦會較硬。過度減肥的人士骨頭密度會較低及骨骼較脆弱,所以較易患上骨質疏鬆,建議平日亦多走路、緩步跑或耍太極。

d) 訓練平衡力:透過訓練,如:太極,減少跌倒機會。

相關分類
老人科
資料來源:2013年10月24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何堯炘醫生

糖尿及內分泌科專科醫生

嘉賓主持:郭寶賢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