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堂、工展會及英女皇御前演出 (下)
1969年,龍翔劇團曾在中環大會堂進行特別的長劇演出,劇本包括「移花接木」等,當時更邀來不少資深演員的出席。到了1970年,龍翔劇團發佈了第一張唱片,香港電台亦舉辦了藝員比賽,為劇團增加知名度。後期的「香港節」更在全港各地增加劇團的演出機會。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大會堂、工展會及英女皇御前演出 (上)
1969年,龍翔劇團第一次在中環大會堂進行室內演出,劇本獨一無二。當時全院滿座,可見劇團的受歡迎程度。主持亦講述劇團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推廣粵劇,另一方面弘揚中國文化,故此劇團的劇本一般以文學性為主。除此之外,劇團每年都會在工展會等大型活動演出,反映其知名度。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龍翔劇團灌錄的唱片
1970年,百代唱片公司邀請龍翔劇團錄製唱片,龍翔劇團成為第一個錄製唱片的粵劇劇團。當年錄唱片是現場演唱,可見團員的唱功了得。出唱片後,劇團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團員亦成為唱片明星。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 龍翔劇團第一張推出的唱片
自我增值
主持勞韻妍講述學戲的歷程,她十三歲跟隨陳非儂師傅學藝,後拜北派名師袁小田門下,十七歲加入香港電台龍翔劇團。1968年龍翔劇團成立,兩年內劇團共演出了100齣不同劇目,當中50齣為新劇,成績驕人。勞氏亦分享了當時龍翔劇團排練及演出時的趣聞。
演員的進修之路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 袁小田師傅跟勞韻妍的上堂情況
歡樂篷車
1960年代香港發生暴動,社會動蕩不安。為了平定時局,政府因而向市民提供更多娛樂活動。當時,市政局將貨車改造成流動舞台,名為「歡樂篷車」。篷車除了提供不同類型的娛樂節目,例如粵劇、魔術表演、樂隊表演,亦用以宣傳政府政策。香港電台龍翔劇團進駐篷車演出,成為香港第一個流動粵劇團。由於篷車空間不足,粵劇演員化妝、換裝都有特別的處理方法。
歡樂篷車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龍翔初現 (下) — 廣播劇藝員接受粵劇訓練情況
以往在龍翔劇團演出時早出晚歸,工時甚長,如未能掌握唱法,更要在午膳時間練習。由於大部分演員來自廣播劇組,於粵劇領域屬業餘,幸得專業的樂師團隊支援,鄭綺文、江雪鷺、盧家熾等粵劇導師指導,又幫忙改編劇目,才令龍翔劇團得以成功。然而,當時的薪水並不算高,支出大多用於樂隊、交通及服裝等。
演員學化妝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龍翔初現 (上) — 廣播劇藝員接受粵劇訓練情況
根據《龍翔劇團拾周年紀念》特刊記載,1968年的一個農曆新年晚上,港台藝員由已故中文台長周乃陽鼓勵及安排下,在大會堂演出《阿蘭賣豬》、《二老爺剃鬚》、《荷池映美》、《書房會》等四齣傳統的民間天光戲,獲得觀眾的擁戴與支持。龍翔劇團的演員來自廣播劇組二十位藝員,由香港電台粵樂隊十二位成員負責音樂拍和。每次演出吸引數千觀眾駐足欣賞。
演員訓練經過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龍翔」的由來 / 香港電台粵樂隊與龍翔劇團
1965年4月1日,由盧家熾領導的香港電台粵樂隊正式成立,擁有十二位合約隊員,按月支取固定薪金。港台粵樂隊逢星期日下午在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音樂會,門券只收一元;另外,亦在工展會表演。港台粵樂隊的成立,不僅對推廣粵樂、提高粵樂演出質素起積極作用。1968年,香港電台成立龍翔劇團。這個劇團的命名取自廣播大廈後面的龍翔道。
龍翔劇團由來
主持:葉世雄、勞韻妍
©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