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navigation

時間廊

香港廣播歷史
360 展覽館 360 暢遊

1928年6月,香港政府接手經營民間廣播組織「香港無線電廣播社」(Hong Kong Radio Society),以GOW為台號啟播,成為香港電台的前身。自此,社會資訊開始逐漸流通,市民亦慢慢改變了生活模式。

1928年 6月,政府接手經營民間廣播「香港無線電廣播社」(Hong Kong Radio Society),以GOW為台號啟播,成為香港電台的前身。
1929年 電台台號由GOW改為ZBW,每天分時作中、英文廣播共七小時。同年,政府成立民間組織「廣播節目委員會」(Broadcasting Programme Committee),負責策劃本港的廣播事務。
1934年 中文台成立,台號為ZEK;自此中、英文節目分台廣播。
1948年 電台遷往大東電報局新總部電氣大廈,後來改稱水星大廈。同年電台正式命名為「香港廣播電台」(Radio Hong Kong),簡稱「港台」(RHK)。當時的新聞簡報由政府新聞處提供,亦會轉播英國廣播電台(BBC Radio)的新聞。
1949年 3月22日,首個有線廣播電台「麗的呼聲」(Rediffusion Radio) 啟播,聽眾需繳月費十元;而當時香港廣播電台用戶年費為十元。
1954年 香港廣播電台脫離政府公共關係處(後稱政府新聞處),成為獨立部門。該台的新聞報道內容主要來自新聞處及外電,並同時提供予麗的呼聲和後來成立的商業電台(Commercial Radio)播放。
1957年 5月29日,香港第一家有線電視台「麗的映聲」(Rediffusion (HK) Ltd.)啟播,提供黑白英語頻道,月費二十五元。
1959年 8月26日,「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Hong Kong Commercial Broadcasting Co. Ltd.)(即商業電台)正式啟播。初期以廣播劇和天空小說最為受歡迎,及至七十年代掀起一股極受年輕人愛戴的唱片騎師文化。
1960年 6月,香港廣播電台開始超短波廣播服務;英語頻道則發展為全日廣播。原子粒收音機的普及,帶動聽電台廣播的潮流。
1963年 「麗的映聲」增設中文頻道。
1967年 政府取消收音機領牌制度。
11月19日,香港首間無線免費電視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td.)(即無綫電視)啟播,掀起電視熱潮。
1969年 4月25日,香港廣播電台廣播大廈(RHK Broadcasting House)在九龍塘廣播道落成。
1970年 香港廣播電台成立公共事務電視部,透過電視製作擔當政府和市民的橋樑。節目安排在商營電視台播放。
1971年 教育署成立教育電視組,於九月展開服務,先為小三學生提供中、英、數和社會教育節目。
1972年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所有節目以全彩色製作及播送。
1973年 香港廣播電台開設編採獨立的新聞部。 麗的呼聲結束有線廣播服務,成立以無線廣播的「麗的電視」(Rediffusion TV Ltd.)。
1975年 9月7日,免費電視台「佳藝電視」(Commercial Television)啟播,令電視業出現三台鼎立局面。由於其大樓同樣座落廣播道,故廣播道亦自此被俗稱為「五台山」。
1976年 香港廣播電台正名為「香港電台」(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英文簡稱由RHK改為RTHK,並率先採用超短波調頻立體聲廣播。
香港電台與教育署聯袂製作學校教育電視節目。
1977年 香港廣播電台公共事務電視部節目以彩色製作。
1978年 8月22日,佳藝電視不敵行業激烈競爭,宣告結業。 香港電台舉辦首個以歌曲為本的音樂選舉「十大中文金曲」 (Top Ten Chinese Gold Songs Award),推動本地流行音樂發展。
1980年 香港電台劃分五個電台頻道,實行二十四小時超短波立體聲廣播。
1982年 9月24日麗的電視易主,改名為「亞洲電視」(Asia Television Ltd.)。
1987年 位於九龍塘廣播道的港台電視大廈(RTHK Television House)正式啟用。
1989年 香港電台設立全港首個交通頻道-香港電台第七台(RTHK Radio 7)。 廣播事務管理局於電視發牌條款中訂明商營電視台需要在黃金時段播放香港電台節目。
1991年 1991年7月「新城廣播有限公司」(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td.)(即新城電台)(Metro Radio)啟播,成為香港第三間免費電台。 香港電台發起委任獨立機構進行「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發展收視率以外的專業指標。 香港電台第七台應社會所需轉為新聞財經交通台。
1993年 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 Ltd.)獲政府發出收費電視服務牌照,於1993年10月31日啟播「有線電視」(Cable TV),開創本地多頻道收費電視服務的先河。
1994年 香港電台與香港中文大學電算機服務中心(Computer Science Centr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合作,率先開設網上廣播站(RTHK On Internet),存庫電台和電視節目於互聯網上,方便全球人士欣賞。網站其後陸續發展不同專項,利用互聯網的獨特功能,發揮新媒體特色。
1997年 3月31日,香港電台成立全港唯一的普通話台(Putonghua Channel),取代交通頻道第七台。電台服務正式邁進三語廣播年代。
2003年 9月,電訊盈科旗下的收費電視台Now TV啟播。
2005年 8月1日,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與廣播處長朱培慶簽訂「架構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訂明兩者的工作關係和職責,以及香港電台的工作計劃、目的和使命。
2007年 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以數碼制式同步廣播原有的四條頻道,並推出全新的標清和高清免費數碼頻道。
2009年 9月22日,政府宣布,讓香港電台維持政府部門身分,並且肩負作為本港公共廣播機構的使命。同年展開為期兩個多月的諮詢,收集公眾對香港電台日後運作的意見。
2010年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廣播處長黃華麒、廣播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簽署《香港電台約章》(Charter of RTHK)。 配合資訊科技發展,香港電台推出首個流動程式RTHK On The Go。
2011年 政府簽發數碼聲音廣播牌照予新城電台、鳳凰優悅(Phoenix U Radio Ltd.)及雄濤廣播(Wave Media Ltd.)(即香港數碼廣播前身)(Digital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Hong Kong Ltd.),加上香港電台的五條數碼頻道,電台廣播開展了數碼新一頁。
2012年 香港電台啟播五條數碼電台頻道。 為期三年的「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Pilot Project for Community Involvement Broadcasting Service) 展開。計劃設有基金資助民間團體或人士製作電台節目,然後安排在港台頻道播放。
2014年 1月13日,香港電台三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正式啟播。
2016年 亞洲電視不獲通訊事務管理局續牌,政府決定把該台旗下兩條「模擬電視頻道」交由香港電台接管。 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Co. Ltd.)旗下免費電視台「ViuTV」啟播。
2017年 5月14日,有線寬頻(i-Cable)旗下免費電視台「奇妙電視」(Fantastic TV)啟播。 政府決定終止發展數碼聲音廣播服務。隨着香港電台數碼台於2017年9月3日停播,香港數碼聲音廣播年代宣告結束。
2018年 進入九十周年,香港電台將繼續全力以赴,履行公共廣播的使命,繼往開來,延續精彩。

360影音節目

認識早年廣播歷史
360 展覽館

三組全新製作的360影片,透過穹頂形(Dome)的投影技術,在展館循環播放,讓觀眾全方位認識早年廣播歷史、五台山光輝歲月和廣播訊號的傳送流程。

一.廣播歷史話當年(共四節)

見證香港廣播如何從1928年開始,歷經日佔時期、戰後重生,再走到百花齊放的七十年代。大量珍貴聲畫片段,加上學者、聽眾和資深廣播人的訪問,一同話當年。
旁白:鄭啟明
訪問嘉賓:胡楓/羅蘭/梁舜燕/周梁淑怡/Uncle Ray 等

第一章:開創先鋒 第二章:日佔時期 第三章:戰後香江 第四章:百花齊放

二.穿越五台山(共五節)

70年代電視迷淇淇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廣播道,遇見何B師父,兩人一起尋找五台山舊足跡,看今昔轉變之餘,亦會細說歷史,廣邀五台山名人暢談往事,讓觀眾感受一下當年五台並立的廣播盛況。
主持:何守信,譚淇淇
訪問嘉賓:李司棋/林建明/車淑梅/林嘉華/倪秉郎/金剛/蘇施黃/米雪

穿越五台山

三.廣播傳送多面睇(共兩節:電視/電台)

四隻機械小精靈,遊走電視及電台的整個製作流程,用360及航拍技術,帶大家參觀外景拍攝現場、後期製作中心及總控制室等。小精靈還會上天下海,探訪山上及離島的發射站,貼身追蹤節目訊號,如何透過大氣電波,穩妥傳送到家家戶戶。
旁白:杜婷

廣播傳送多面睇:電台 廣播傳送多面睇:電視

電台直播室

直播室、廣播劇走廊、殿堂級廣播人介紹
360 展覽館 360 暢遊

香港電台在履行公營廣播機構的使命下,孕育出不同年代的經典節目。

  • 《青春交響曲》是香港電台第二台的前身,始於1974年,既推動流行文化,亦是偶像DJ的發源地。
  • 由1969年開始的《電話訴心聲》,到《太平山下漫步》,以致《千禧年代》,香港社會向來重視言論自由,我們一直開放平台,讓公衆暢所欲言。
  • 《晨光第一線》是城市人的閙鐘,啟播於1985年,綜合新聞、娛樂、教育等資訊,是香港其中一個最長壽的電台節目。
  • 《愛心聖誕大行動》,由香港電台第三台(英文台)及南華早報合辦,旨在改善弱勢人士的生活。自1988年舉辦以來,資助數以百計慈善項目。
  • 《太陽計劃》是1988年以來,每年夏季舉辦的特備節目,鼓勵年青人善用餘暇,發揮創意。
  • 《樂壇新秀》自1980年代於香港電台第四台(古典音樂台)出現,旨在培育年青音樂家。不少現今知名的音樂家如莫華倫、李嘉齡、張緯晴等,當年亦曾在此亮相。
  • 社區參與廣播服務 (Community Involvement Broadcasting Service)由香港電台提供平台及基金,鼓勵本地團體及人士參與製作電台廣播,推廣多元意見、多樣文化及社會共融。
  • 電台節目,電視直播。隨著廣播技術發展,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由2016年開始,香港電台擴展電台節目於港台電視31同步播映。協作的節目包括:《千禧年代》、《星期六問責》、《精靈一點》、《投資新世代》、《眾言堂》等。

從《獅子山下》說起

拍攝場景及舊式菲林器材、
港台劇集介紹
360 展覽館 360 暢遊

《獅子山下》的誕生

1972年香港電台製作的首部電視劇《獅子山下》於無線電視及麗的電視頻道播出,揭開了本台寫實劇的第一頁。《獅》劇以居住在橫頭磡七層徙置區高尚德三代一家人的生活為主軸,以草根市民的角度討論社會百態,內容切中時弊,推出後大受歡迎。

《獅子山下》的成功鼓舞港台電視部陸續推出其他戲劇,當中《溫馨集》、《屋簷下》、《歲月河山》、《香江歲月》、《小說家族》、《香港香港》及《人間有情》等都是描寫不同香港人遭遇的實況劇。1977年推出的《小時候》同樣深人民心。以兒童為主角的《小時候》,第一輯由單慧珠編導,成功從兒童視角,記錄了香港七十年代末期一段既屬兒童亦屬於香港的純真的光陰。隨之而來的兒童劇尚有《陽光下的孩子》、《晴天雨天孩子天》、《柏林週記》等。

到香港的新生代逐步成長,港台劇集的題材亦有反映。在1999年,港台首次推出青春劇《Y2K前的暑假》,要角全部起用年輕新演員,推出後反應熱烈,由是開創Y2K青春劇系列。而多位在劇中出道的新人如方力申、蔡卓妍、余文樂、唐詩詠等都在演藝界有很好的發展,港台亦成為香港影視界台前幕後的孵化器。

同樣因應社會發展,港台劇集亦有分眾化或集中以特定的群組為主角及主題,包括以長者為主角的《歲月流情》、《黃金歲月》、《百老薈》等;以女性為主題的《女人多事幹》、《女人多自在》等,以及以性教育為主題的《性本善》;此外,亦有與其他政府部門或團體合作的劇集,如《裁決》、《法門》、《鐵窗邊緣》、《賭海迷徒》、《執法群英》、《沒有牆的世界》、《火速救兵》及《一念之間》等等;還有處境喜劇《有房出租》,以流行曲為創作主軸的《那些年 那些歌》,無論題材如何,港台戲劇的寫實傳統始終如一。

城市有論壇

《城市論壇》場景、《鏗鏘集》40年短片、新聞部及
電視部公共事務節目介紹
360 展覽館

1972年,何國棟博士 (Dr. James Burns Hawthorne)由英國廣播公司調任來港,接掌廣播處長一職,1973年成立香港電台新聞部,享有新聞採訪及編輯自主權,不再由政府新聞處提供新聞。

香港電台電視部成立於1970年,部分為配合教育司署製作學校教育電視節目,同時亦開始發展公共及時事節目,由倫兆銘主力製作。1972年,首推兼備中英文版的時事節目“Viewpoint”,其後推出每月一集的英文版“Spectrum"及中文版討論節目《針鋒相對》。《針鋒相對》由當時任教於中文大學的黃宏發主持,訪問官員及嘉賓,設有現場觀眾提問環節,邀請專業人士作嘉賓,分析討論時政,家庭觀眾亦可致電發表意見,形式相當互動。

1980年4月,《城市論壇》首播,主持為吳明林,最初設計為青年辯論節目,邀請中學派學生參加,以辯論形式討論社會熱門議題,現場觀眾可在節目開始及結束前透過投票表達對議題的看法。不久即改為由主持人就論題向嘉賓提問,亦開放予台下觀眾發言,形式沿用至今。節目播出超過38年,從未中斷,長期為社會提供一個公開的直播辯論場地,匯流百川。參與者均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1978年3月《鏗鏘集》首播,至今已歷四十載,播出接近1800集。節目旨在深入報道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多年來一直得到觀眾支持,得獎無數,是本地同類節目歷史最長的一個,為本港當代史提供重要史料。

金曲40我和你

360 展覽館 360 暢遊

1978年,香港電台推出電台節目《中文歌曲龍虎榜》,繼而舉辦全港首個以歌曲爲本的年度盛事《十大中文金曲》選舉,用獎項表揚樂壇精英的貢獻,而獎項結果亦成為極具代表性的香港音樂指標。早年《十大中文金曲》的選舉以現場唱票方式點算結果,隨著科技發展,透過互聯網,讓本地以至海外樂迷都可以參與其中。多年來,選舉一直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除了公眾投票外,更增設民意調查及專業評分,所以每個獎項的得主都是實至名歸。

文化藝術傳承

記錄風俗、推廣文藝、保育傳統粵劇及搏擊技藝
360 展覽館

1981年推出《百載爐峰》,追縱香港1840年開埠以來社會狀況如衣食住行的變遷、典故和風俗沿革。之後富代表性的節目系列包括《吾土吾情》、《吉光片羽》以及近年的《香港歷史系列》等。《傑出華人系列》以人物訴說香港中西文化滙流的成就。

在推廣文藝上,1987年推出的《小說家族》開本地文學電視先河,1995年《寫意空間》接力,選材集中香港文學,涵蓋南來作家包括張愛玲、馬朗、劉以鬯等,亦有七十年代以來,逐漸茁壯的本地作家,如西西、也斯、鍾玲玲、黃碧雲、李碧華、鍾曉陽、董啟章和韓麗珠等,映照香港人的感情,以至香港自五十年代以來社會各個層面的變化。至2015年,更推出紀錄片《華人作家》,繼續探索中港台作家的文學之道。

香港電台電台部1974年成立第四台,推動古典音樂文化;1978年第五台啟播,以中華文化及戲曲節目為重點。文史節目每每能裨益大眾,普通話、英語、日語、法語等節目,協助大家學習各地語文;歷史節目如《中華五千年》及《古今風雲人物》,充實大家對歷史的認識;文學節目如《遇見文學》及《大地書香》,提升公眾對文學的興趣。同時,港台為鼓勵閱讀風氣,舉辦各項活動,如《十本好書》、《香港書獎》和《有聲好書》等。

港台致力記錄本地的傳統表演藝術,以粵劇而言,多次攝錄了名伶的珍貴演出,包括1993年紅線女晚期的舞台表演《萬千希望在人間》與1994年及1997年芳艷芬的舞台表演:《杏林春暖群芳會》及《群芳義演晚會》,後者更是一代名伶的收山演出,全屬港台視像庫存的瑰寶。我們亦以本地粵劇為題材,製作《話說梨園》以至近期的《大鑼大鼓新戲派》等,致力介紹新演員和記錄他們對承傳及改革粵劇這種表演藝術的努力。

中國功夫在香港別有意義,因為1949年後,大量武學流派及宗師南下香港,紛紛開館授徒,催盛了本地習武之風,而亦為香港七十年代以來的武打電影奠下基礎。這些電影流行至海外,甚至被視為香港電影的同義詞。當一切沉澱下來,港台在2000年開拍《功夫傳奇》,尋找各門派的武學源頭,在香港的傳承及流轉,從武者的經歷,透視個人修鍊和人生路向,更重要的是梳理其文化肌理,返本歸宗。

兒童天地

港台兒童及ETV節目介紹、《Harry哥哥好鄰居》場景。
360 展覽館

港電台電視部成立之初,其中一項工作是與當年的教育司署(今教育署)合作,製作配合學校課程的教育電視。當中不少內容,相信是很多港人的集體回憶,例如一組由三十個泥膠細菌模型拍成的動畫,在網絡熱傳,仍令人津津樂道。

除教育電視,港台亦一直製作大量公民教育節目,例如推廣語文學習,由八十年代年開始製作《聽歌學英文》、《唱談普通話》,到近期的《反斗英語》、《反斗普通話》系列;推廣醫學常識的《醫生與你》、推廣環保的多元化節目,包括《山水傳奇》及《天人合一》等。在持續教育上,致力發展親子關係及情緒紓緩節目。由1995年的《愛子方程式》至近年的《天下父母心》及《快樂從心開始》,為都市人提供相關知識。這兩年,更向知性節目邁進,首度以純文學、史學及哲學為內容,推出由本地青年學人主持的清談節目:《文學放得開》、《歷史係咁話》及《哲學有偈傾》、《學人講經濟》及《真係好科學》,啟迪思維,令觀眾耳目一新。

港台很早已有針對學前兒童需要的製作,包括1979年的《香蕉船》、繼後的《音樂小荳芽》等,以至近年重新推出的《Harry 哥哥好鄰居》,均以益智活潑而富本地色彩的內容得到小觀眾與家長的歡迎,而音樂、故事及大小布偶角色都是節目不能或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