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琦想: 歌舒詠
聲音演繹:周偉強、王祖藍、賴建群、蕭樹勝、楊大衛 「音樂家琦想」請來演藝界或播音名人,以中文廣播劇的形式,演繹大作曲家的小故事。這集節目講述美國作曲家歌舒詠的生平和音樂。
粵曲不離口: 合尺首板/滾花
第五台在1982-84年間的錄音節目,上半部份由粵樂家王粵生先生(1919-1989)教授合尺首板及滾花之唱法,是初學者的入門技巧;下半部份是撰曲家葉紹德先生(1929-2009)介紹由林家聲及李寶瑩主唱的《紅葉題詩》的樂曲分析,包括唱腔及曲牌的設計,修辭技巧等。此珍貴的錄音令兩位一代宗師能把他們對粵劇的知識留給後輩,十分難得。
話說梨園: 餘情未了大龍鳯
班政家何少保先生在五十年代末組織「大龍鳳劇團」。麥炳榮的火爆,鳳凰女的刁蠻嬌俏,譚蘭卿的詼諧惹笑,和後來加入的梁醒波的連場「爆肚」,形成「大龍鳳」熱鬧、風趣的特色。「大龍鳳」創下了七十年代於利舞台最長的演期,更是首個在香港大會堂演出的粵劇團,還於瑪嘉烈公主與斯諾敦伯爵訪港時義演《平陽公主》以娛貴賓。作為香港的長壽班霸之一,「大龍鳳」演出的名劇多不勝數,二十多年間亦栽培了不少後起之秀。本集特別介紹「大龍鳳」的三齣名劇,並透過麥炳榮和鳳凰女的工作拍擋、徒弟、學者、班主等緬懷「大龍鳳」顯赫一時的風采。 編導:黃鎮權 監製:麥繼安
香港故事: 聽潮聲
洪朝豐從事廣播事業三十年,憑著《日月星辰》這個深宵電台節目奠定地位,由1994年開始連續多年入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DJ。他在事業高峰期,抑鬱狂躁症卻頻頻病發,大為影響電台主持的工作;近年更患上舌癌,需要切掉部分舌頭保命,引以為傲的「靚聲」不再。
民歌大合唱: 民歌大合唱 (新編歌樂欣賞)
盧家熾(1916-1996)是集作曲 、指揮 、演奏和理論於一身的香港粵樂大師。自六十年代擔任香港電台樂隊音樂總監以來,一直為推動廣東音樂、粵樂藝術,貢獻良多。今次為大家介紹三首由張永壽(1927-2011)改編的作品。
Down Memory Lane: DOWN MEMORY LANE - CELEBRATE 30TH ANNIVERSARY OF RTHK
RTHK started broadcasting in 1928 and has been operating longer than any other broadcaster in Hong Kong. In this 1958 celebrat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Radio Hong Kong, Aileen Woods presents hits from the 20s to the 50s.
香港故事: 尋志雲大師
本是政務主任的陳志雲,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間,以藝名韋家晴兼職香港電台開咪做DJ。後來因緣際會跳進傳媒行業,自此遊走於各大傳媒,無論在電台還是電視台,在幕後都曾身居要職,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從不同位置與角度看傳媒發展,可能看得比別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