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遷往大東電報局新總部電氣大廈,後來改稱水星大廈。同年電台正式命名為「香港廣播電台」(Radio Hong Kong),簡稱「港台」(RHK)。 當時的新聞簡報由政府新聞處提供,亦會轉播英國廣播電台(BBC Radio)的新聞。 圖:香港廣播電台台徽
港台我有份: 港台我有份:李德能
香港風物誌: 戰後炮影
港台我有份: 港台我有份-開放日:Eliza
香港歷史系列: 路行車載
山水傳奇: 聽海下的聲音
港台我有份: 港台我有份-開放日:Carrie Law
香港電台人和事: 教育電視中心
節目製作二三事: 收聽電台廣播
香港電台人和事: 第五台
節目製作二三事: 港台新聞部為全港第一間傳媒使用流動電話傳送聲音檔案返港。
節目製作二三事: 港台直播賽馬節目
節目製作二三事: 太平山下漫步
香港老花鏡: 打蟋蟀
香港老花鏡: 照寶石、新春行大運
香港廣播九十年/香港廣播人和事: 廣播木人巷 (嘉賓: 錢佩卿)
香港廣播九十年/香港廣播人和事: 廣播神童 (嘉賓: 杜國威)
香港廣播九十年/香港廣播人和事: 唱片虫(下) (嘉賓: 陳少寶)
香港老花鏡: 戲子與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