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電視部自1997年起,先後推出七輯人物專輯節目《傑出華人系列》,以多位蜚聲國際的華人為拍攝對象,探視他們的卓越成就、豐富的人生歷程與感受。
香港電台於1982年至1984年間,播出兩輯共26集《百載鑪鋒》,探討本地歷史發展及文化演變,廣受歡迎。 踏入21世紀,香港電台於2002年製作第三、四輯合共16集《百載鑪鋒》,繼續由何文匯博士擔任主持,成為節目的一個標記。
《一起走過的日子》,於1996年製作,是一個以香港街道為題的歷史紀錄節目。透過街道的滄桑變化、以及在街上生活工作的人物故事,敘述香港的過去和當下光景。
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濟迅速增長,政治氣氛亦有改變,令香港社會在民生、文化,以致價值觀均產生急劇變化。香港電台電視部自1972年開始,攝製了多輯《獅子山下》電視劇集,內容環繞當時最切身的社會議題,忠實紀錄了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的演化過程,為這二十年間的社會精神面貌留下重要的註腳。在每一個《獅子山下》的故事裏,我們總可以找到親切熟悉的港人身影。「獅子山下」亦奠下香港寫實劇及人文關懷的楷模。
每逢星期日,【城市論壇】就與市民見面,風雨無阻。節目自1980年啟播,最早名為「青年論壇」,邀請學校派員就公共事務辯論,不久蛻變為今日規模,一直鼓勵言論自由,讓市民發表意見,是香港電視史唯一的開放場地並實時直播的時事討論長壽節目。
打從1978年3月5日首播以來,經不同階段的摸索,「鏗鏘集」定位漸漸清晰:節目要鏗鏘有聲,講真話,積極發掘跟觀眾有密切關係的題材。多年來,製作人緊貼社會步伐,積極發掘大家關心的題材。每個星期,鏗鏘集的製作團隊都謹守崗位,延續求真精神。
一對小兄妹因父母遠赴巴西謀生,只好與外祖母和叔叔一起生活。他們以單純可愛、天真無邪的角度,展現出七十年代香港的社會面貌及民生心態。小兄妹的經歷與遭遇,亦觸動了觀眾,讓成人重拾失落已久的童真;讓小朋友感同身受,一起體味、一 起成長。
性,在中國人來說是個忌諱。香港電台自1987年開始,製作性教育節目「性本善」,透過戲劇手法探討各種和性有關的話題,務求以真誠、開放、不迴避的態度介紹性知識,引起觀眾關注和討論。
由著名DJ鄧藹霖主持,節目在1984年至1987年間播出,細談每位演藝界出色的藝人內心世界和經歷,成為當年受歡迎的晚間節目。
香港由昔日小漁港變成今天國際城市,擁有傳奇無數,透過《香港老花鏡》,聽眾可窺看以往香港人的各種生活面貌,好好認識這個城市。 本節目由吳昊、張建浩、陳耀華、鄭啟明主持,於1988年至1998年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