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密度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肌少症及長者營養不良

長者營養不良

美國去年一個研究顯示,全球有38%長者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世界衛生組識的數字亦顯示居家的長者15%有營養不良,居於院舍或醫院的則達50%。香港沒有相關研究,但有數據顯示有營養不良的長者接近6-10%,醫院裡的小型研究結果亦有40%。

所謂長者營養不良,主要是缺乏蛋白質,以致能量不足,令長者愈來愈瘦,常見的症狀包括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須注意的是,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癌症等亦會引致消瘦,而營養不良可由心理及生理因素引起,如有需要,應盡早找專業人士作全面檢查。

原因

生理因素
長者營養不良並非正常情況,更非因為年紀大而自然消瘦,而是身體各方面如視覺、嗅覺和味覺等退化,加上牙齒及肌肉不夠力,咀嚼不便,令長者食慾降低。另外,由於賀爾蒙分泌影響,長者較容易感覺飽肚。除此以外,其他疾病及藥物副作用亦會影響胃口。

心理因素
心理狀況亦會影響長者的營養吸收。在舒適的環境及充裕的時間下用膳,能增加長者的食量。如能與家人一起,有陪伴者在側餵食及傾談,長者亦會多吃一點。

評估

醫生一般會利用以下的方法評估長者是否營養不良:
(1) 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一般應維持在18.5-23之間,達25已屬肥胖。但適用於年輕人士的概念未必適合長者,醫生著重的是長者有否足夠的營養,有外國的研究發現,長者稍胖可能更為健康,BMI達25-27.5亦屬正常範圍。
 (2) 於3至6個月內有否消瘦,瘦少於5%可接受,多於5%則有問題,其中一個參考標準是腰圍減一吋約等於減8-10磅
(3) 身體檢查:透過驗血檢查蛋白、淋巴細胞數目及鈣質等,作為診斷有否營養不良或貧血的根據

治療

要治療長者營養不良,得先找出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如長者食慾降低是由於抑鬱,則先要處理長者的情緒問題,再補充能量。至於補充營養方面,最好從普通食物中攝取,如有需要,可選擇營養奶粉等補充劑。暫時未有研究顯示維他命不足會造成營養不良,但已證實多補充維他命D有助增加長者的能量,令長者走路較穩定,減少跌倒的機會。如要精確計算營養攝取的份量,可向營養師查詢進一步的意見。

此外,長者應開放自己,培養嗜好,保持心情開朗,有助增加食慾。

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人科在最近20年開始關注的一個範疇,與營養不良有莫大關係。如肌肉份量與30歲的年輕人士作比較,兩個標準差以下,可定義為有肌少症。隨著長者肌肉流失,身體漸瘦,力量不足,以致活動能力和手腳力量漸差,自理能力減低,容易跌倒,甚至造成生命危險。長期臥床,缺乏運動的長者的情況尤其嚴重,因此醫院特別多肌少症長者。

成因

研究顯示人類在30至70歲之間每年流失8%肌肉,70歲後更達15%。營養不足,缺乏運動,肌肉收縮速度會較快。坊間有說男性/女性賀爾蒙或生長激素可減慢過程,但暫時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其有效性。補充營養和多做運動,特別是負重運動和帶氧運動,才是減慢肌內流失的有效方法。

評估有否肌肉流失


(1) 全身磁力共振,但因不合乎成本效益,一般不建議輕易使用
(2) 用雙能量X光射線骨質密度儀檢查,量度四肢的肌肉,進行計算,再與年輕人士比較
(3) 利用生物電阻,讓電流經過身體,以特定程式計算肌肉及脂肪量,結果頗為準確

預防肌少症建議


(1) 保持營養均衡,營養師建議一天的食物攝取量為一杯奶類製品/芝士/豆漿,兩份生果,三碗粉麵飯等澱粉質,四杯水,五兩肉,六兩蔬菜,單位從1至6,簡單易記
(2) 盡量保持攝取肉類,否則容易因缺乏維他命B12而貧血,如有需要可利用坊營養劑補充
(3) 多做負重運動和帶氧運動,如長者有腳痛的問題,可找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幫助尋找合適的運動

相關分類
老人科
資料來源:2013年6月24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梁景成醫生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代表

最後更新: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