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served as a Governor of Hong Kong between 1947 and 1958. This is a press conference held in 1958.
司馬長風,蒙古族人,1920年生於遼寧瀋陽城北,原名胡若谷,又名胡永祥,胡欣平,胡越,胡靈雨,筆名:秋貞理、曾雍也、嚴靜文、范澎濤、高節、林吟、羅晴等等。 司馬長風涉獵範疇甚廣,集政論家、歷史家、散文家於一身,由於他的名字和筆名眾多,予人傳奇的感覺。他寫作的活躍年期由1950至1980年,三十年間發表著作五十多種,是個多產的作家。他在寫作上有兩種不同身份,他經常以:曾雍也、嚴靜文、范澎濤等筆名發表政論和歷史著作,比如:周恩來評傳、馬克思政治哲學批判等等,另一方面他以筆名秋貞理、司馬長風在文學上發表創作,比如:長歌集、綠窗隨筆、唯情論者的獨語等等。 他於抗戰期間畢業於國立西北大學,主修政治與歷史。他曾經是最年輕的國大代表。1949年他自東北流離到廣州,然後同年7月去到台灣,再在年底來香港港定居。1950年他與一班知識青年成立友聯出版社,曾出任友聯的社長,又曾擔任祖國周刋的總編輯、中國學生周報顧問、明報國際版編輯、以及眾多報刋的專欄作家,他亦曾經在香港浸會書院和香港樹仁書院任教。 司馬長風在1968年後,開始將重點放在現代史和現代文學的研究之上。他1975年起發表一書三冊<中國新文學史>,因為資料錯漏,引來不少批評,但由於他獨特的文學史書寫風格,故時至今日這部著作仍有研究價值。 1980年,司馬長風往美國探親期間昏迷,突然急病逝世,終年60歲。
恩愛夫妻驟然陰陽相隔。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去世的夫人卻記掛仍在陽間的夫婿。為著令姻緣延續,姊姊費盡心思,一心要把妹妹許配與夫婿。但如此奇事,又怎樣能令在世的夫婿相信呢?此劇由已故的「播音皇帝」鍾偉明(1931﹣2009)一人演活多個角色,可謂「聲」架十足。
節目探討殖民地政府如何利用土地發展策略,提升這小漁港的地價,讓香港升價十倍。此外,節目還會探討所有香港人的疑惑:香港雖人多但土地也不少,為何房屋供應卻永遠不能滿足市場和市民的需求呢?到底房屋供應不足是否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呢?
不少年紀較長的香港人都看過《江山美人》、《梁山泊與祝英台》等「黃梅調」電影,甚至現在隨口都能哼出幾句黃梅小調。的確,黃梅調(現稱黃梅戲)優美動聽的曲調及通俗易懂的語言,正是讓它在短短兩百年間,從農村人民用以自娛的說唱表演,發展成繼京劇後最受歡迎的地方劇種。從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天仙配》、《女駙馬》到瑯瑯上口的折子小戲《夫妻觀燈》、《打豬草》,黃梅戲的曲詞和故事都充盈著質樸厚實的草根味,可說是中國五大劇種中最為大眾化的一個。 編導:鄧心怡 監製:麥繼安
得獎歌曲 1. 我們的主題曲(鄭秀文) 2. 愛的呼喚(郭富城) 3. 不老的傳說(張學友) 4. 明知故犯(許美靜) 5. 星夢情真(陳慧琳) 6. 只要為我愛一天(黎明) 7. 歡樂今宵(古巨基) 8. 中國人(劉德華) 9.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王菲) 10. 愛是永恆(張學友) 金曲廿載榮譽大獎:帝女花
朱江飾演一名夜間突發組記者,採訪意外消息以快狠準見稱。故事之中,他和一個小孩(汪偉飾)成為朋友。圖為他趕到現場採訪一宗交通意外。
九五選舉百分百% 立法會選舉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