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點 - 外判戲劇系列2015:第一集﹕紅棉花

載入中...
馬達,17歲,巴基斯坦人, 家裏世代以種植綿花為生,跟爸媽一家三口住在簡陋的泥屋裏, 雖然家裏貧窮,但三口子總算過著安穩的日子。一天,不幸的消息降臨在他們家, 地主要求在一星期內歸還棉花田並離開,馬達一家沒有遵從,爸、媽在一夜間遭槍殺,馬達在舅父幫助下逃離了巴基斯坦來到香港。

馬達身上小許盤川不容許他租住酒店,在無親無故的情況下,他在香港開始了露宿街頭的日子,平日只能靠喝水充饑。

在公園露宿期間,剛好遇上同是露宿者的阿祥,阿祥61歲,露宿多年,年輕時因吸毒及誤殺而被判監。出獄後不但被家人排斥,更被趕出家門。阿祥覺得虧欠了家人,他努力工作,每次出糧會把錢交給老婆作補賞。

由於馬達跟阿祥兒子的年紀相約,阿祥對馬達總懷著一份同情心,在阿祥的教導下,馬達學會了用紙皮包裹著身體睡覺,一來可以避免被露水沾濕,二來可以減輕食環署凌晨洗街時的水炮衝擊。在阿祥身上,馬達學懂了野外求生,雖然兩人言語不通,阿祥總算是他第一個朋友;在感情的缺失下,兩人建立了一份父子情。他們一起對抗康文署對露宿者的驅趕,包括灑水,落痕粉等,更甚的是警察的驅趕…

在連場的逼迫下,最後眾露宿者四散,馬達在社工的安排下申請了難民的庇護,而阿祥繼續露宿街頭。

演員:Zohaib、 陳志祥
導演:劉健倫
=========================================
22/01/2015 明報 D4

處處無家的真正「宿」敵

人生在世,三餐一宿是基本要求,但對處處無家的露宿者而言,三餐不繼是家常便飯,露天席地非為看星星追求浪漫或進行生活體驗,而是為勢所逼。

根據去年發表的《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2013》,全港露宿者人數超過1,400人(包括居於臨時收容中心和單身人士宿舍的無家者)。也許不少人認為露宿者都是不事生產的一群,但這次調查卻反映,受訪的三百多名露宿者當中,超過四成在調查進行的前六個月有工作,當中超過兩成屬全職人士,七成多屬半職或兼職。明明有工作和收入,為何卻成為游走於街頭、公園、天橋、球場的露宿者?全因有收入也未必足以支付升完又升的租金。事實上,受訪者表示露宿的最主要原因是租金貴以及因失業而無法支付租金。試想一下,當住棺材房要付千幾二千元、劏房租金高達三、四千,也許在公園、天橋風餐露宿,比起棲居擠迫惡劣的居住環境來得更通暢舒爽。

露宿者本已無家可歸,無奈政府一些「不友善」政策,更令他們無處落腳。例如在他們聚集的公園涼亭灑水、撒臭粉,清理其家當,晚上關閉球場等等。亦曾有10名深水埗露宿者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政府索償每人3,000元,指食環署、民政署、警務處在未有事先通知下進行清場行動,沒收了超過30名露宿者的床舖、身份證、現金,因而要求賠償損失。

作為群體,露宿者也許顯得有點面目模糊,但若看真一點,其實個個擁有自己的故事,人人基於不同原因而露宿。當中的真實個案,包括曾斷斷續續在街上露宿廿多年,一直想與妻兒重聚的祥哥,與家人鬧翻而有家不想歸的台大畢業生,亦有即使患重病但因不願離棄竉物狗兒而不肯遷往公屋的露宿者。除了回流人士、本地人,也有來自異鄉的露宿者,如受政治逼害的難民、居於南亞地區但因土地問題以致家破人亡或難以謀生的農民,他們為求活路,隻身來到異鄉,最終被迫流落街頭。

這些露宿者背後到底有何故事?香港電台外判戲劇計劃《臨界點》,邀來部份露宿者以及資深社工作真人演出,用更貼近真實的方式,呈現他們的故事、經歷和感受。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