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乙型肝炎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肝水泡/肝血管瘤

肝水泡又名肝囊腫,是肝病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根據非正式統計,約5%肝病患者會出現此病變,情況普遍。通常肝水泡是沒有病徵,患者許多時在例行身體檢查時才發現。

肝水泡與肝炎的關係:
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水泡,又出現慢性發炎,便容易引致肝硬化,甚至較易導致肝癌。

肝血管瘤是肝臟內不同體積的不正常血管組織起來,形成一個腫囊。這些肝腫瘤一般是良性,較為常見,在顯影片下,可看到瘤內有許多血管,容易與肝癌的腫瘤混淆。

肝血管瘤與肝癌關係

良性肝血管瘤是不會變成惡性瘤。

成因

肝水泡
正式成因未明,大多數屬先天性,最常見主要分為:

(1)    單純性
肝臟出現一個或數個水泡,成因不明。高危患者: 乙型肝炎帶菌者,容易引致肝硬化,甚至較易導致肝癌。

(2)    多發性
較為罕見,多數屬顯性遺傳;患者多數右腹腫脹,肝臟發大。高危患者: 家族性遺傳,患者病發年齡通常為40-50歲。

肝血管瘤
成因未明,根據臨床經驗,血管瘤會因身體荷爾蒙轉變而長大。高危患者: 類固醇藥物長期服用者、雌激素服用者、懷孕婦女等,因此以女性較為高危,男女比例大概為4-6位女患者,才有一位男患者。

檢測方法

1.    初步: CT Scan(電腦掃瞄)
2.    進一步: MRI(磁力共振)
3.    跟進: 6個月後進行腹照影像檢查

併發症及治療

肝水泡
一般發生併發症機會輕微,如沒有病徵便無需治理。

除非遇上以下罕見併發症便需要進行治療:

  • 如水泡體積超過10厘米,又壓迫著鄰近器官,如壓迫著橫隔膜,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引致右上腹腫脹,建議進行微創手術
  • 當水泡發炎或有血流入水泡,引致劇烈腹痛,建議進行微創手術微創手術的目的是弄穿水泡,再將水泡蓋拿走,讓水流入腹腔,成為分泌再排出體外。

肝血管瘤
發生併發症機會需視乎血管瘤體積及位置,如超過10厘米及位於肝臟表面,血管瘤破裂機會較高。

飲食

患者需避免煙酒。

檢查

乙型肝炎帶菌者宜作定期檢查,有助及早發現及治理。

運動

患者避免進行猛烈撞擊活動。

相關分類
腫瘤科
資料來源:2013年6月6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吳威權醫生

瑪嘉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

最後更新:2014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