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脂肪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飲食謬誤 之 肉類

肉類

香港人普遍無肉不歡,平日進餐的實質肉食量比健康標準高很多。而且香港人交際應酬亦多,想減少攝取肉類的機會,其實少之有少。肉類食物主要的營養價值是提供蛋白質,同時還提供脂肪及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肉類有紅白之分,紅肉者,有牛肉,白肉者,有雞肉。坊間有傳,多吃紅肉會致癌,根據世衛最新的數據,多吃紅肉是真的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但是其實風險亦不是太高,建議毋須完全避免,可以紅白肉都適量進食,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便可。從營養學上看,雞蛋、魚類和肉的代替品 (比如素食者常用的荳製肉食代替品) 等等其實也以肉類計算,因為各類食物的蛋白質份量是差不多的,但這些「肉類」當然會比其他肉類,如豬、牛等,少一點脂肪。

在大家熟悉的食物金字塔中,五穀類是四層中的最底層,建議攝取量佔每餐的份量中最多;蔬菜和生果類為第二層,應該進食充足;肉類和奶類為第三層,應該適量進食;而最頂層為加工食品、多鹽、多糖的食物,則應該最少進食,甚至盡可避免。而份量方面,大家可以參考健康「三二一」法則:意思是如果把進食的東西分為六份,三份為五穀類;兩份為蔬菜;一份為肉類。具體來說,每一位成年人每天的肉食攝取量,大約可以其手掌大小為準則,由姆指至尾指至手腕都計算在內,就是每位成年人的最高肉食攝取量。換句話說,成年人每日攝取量大約是 5 至 8 兩,而 1 兩大約是一個乒乓球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肉食

特別要注意的是,大家最常吃的食物之中,雞翼、腩肉都是高危的,腩肉不用多說,比較好吃的都是比較多脂肪的,而雞翼通常都是連皮進食的,雞皮是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都高的食物,所以建議少吃為妙。還有一些經加工或醃製的肉類,例如香腸、煙肉、醃製火腿等,都算是營養學中的不健康肉類,既高脂肪,鹽或糖或醬油含量亦高,長期食用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減低進食肉類的方法

如果想進食肉類,但想吃得健康一點,以豬肉來說,可以選擇赤肉位、膊頭位、梅頭位等,都是較健康和低脂之選。牛肉的話,牛展、牛腿、牛肩和牛柳都是比較好的。魚類的話,魚的脂肪比較多是不飽和脂肪,並不如豬牛肉中的飽和脂肪,對身體健康一點,而且深海魚都含有豐富 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多吃對頭腦健康有幫助,不過需要注意魚的來源和污染度,因為深海魚有可能水銀含量高。因此,普遍來說,魚都是可以多吃一點點的。

想減少進食肉類,而又想繼續維持進食時有肉類的口感,可以向素食者學習,進食荳製的肉食代替品和乾豆類。不過,需要小心油份,例如豆卜經過油炸,雖然豆卜有荳製品的營養,但油份相對亦高,比較不健康。

對肉之誤解

坊間有說,如果進食多了蔬菜類或生果可以補救多吃了的肉類,此說是錯的。吸收過多的肉食就是多了,不是補吃菜類或生果就可以補救的。

相關分類
營養學科
最後更新: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