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長期病患
如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可在此搜尋文章內容:

晚晴計劃

晚晴計劃於2009年由港島西聯網連同安老院舍策劃及展開的先導計劃,內容是集中於照顧老年病患人士,停止大型或入侵性治療,目的是免除治療時帶來的痛苦,是舒緩治療的一種。其後擴展到其他地區。

何謂晚晴計劃

晚晴計劃的目的是讓長者在人生中最後一個階段,向他們提供良好生活質素,將痛苦減到最低,多花寶貴時間與家人及朋友相處,安詳地離世,而非受疾病及治療的折磨,急急忙忙不斷進出病院。

隨着醫學科技發達,人類的壽命也愈來愈長,近年香港女性平均壽命為86歲,男性平均為80歲,但身體仍然不敵時間,會慢慢自然老化,難免會出現疾病,身體功能退化,出現障礙。身體變差很容易患上不同的退化性疾病,例如:晚期認知障礙症、多次中風、心血管疾病、嚴重炎症等。長期病患令患者受煎熬,如果再進行入侵性治療會更加辛苦。而很多長者更很少時間有人照顧,身體的不適及行動的不便,亦令他們苦惱無奈。

其實這些痛苦是可以免去的,晚晴計劃就建議停止不必要的大型或入侵性治療,安排年長病人入住安老院,以照顧及陪伴病人為主,讓病人能夠多花時間與朋友家人相處,有特定及熟悉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不必受到長期治療的影響。當到了快將離世的一刻,再由家人陪同慢慢送到醫院,不會進行任何急救或手術,自然地離開。

詳情

參與晚晴計劃的病人需要有清晰的神智,決定才具有法律效力。醫生會進行測試,判斷病人是否有自我決策能力,如不能通過測試就需要由家人同意決定方可參與。

病人會留在安老院,與其他院友生活,日常上的需要有護理人員照顧,醫生會不時向病人作適量檢查,對特定的病患者作出舒緩治療,不會作出入侵性治療,例如插入喉管、抽血、注射、植入、拔除、電擊、手術等,入侵性或大型的治療會對病者造成痛楚、身體虛弱、對身體造成創傷等,亦可減低錯誤使用急症服務,讓更多人得到適時的醫療服務。

家人亦應該多抽時間陪伴病人,提供更多正能量。到臨終前的一刻,病人會送到醫院急症室,有家人朋友陪同身旁,有證明文件的病人不會被施行任何急救。在整個過程中,醫生、病者、護理人員及家屬之間建立堅定互信關係,希望令病者能保持正面心境,令病者能安心安詳地離去。

參加計劃的家屬都表示感謝,因減少了病者受到的痛苦,讓長輩能平靜安然地離世。

適合參與人士

年長而患有一或多項以下慢性或長期疾病均適合參與計劃:
癌症
器官功能衰竭 (如嚴重的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晚期認知障礙症 / 腦退化症 (即老人癡呆症)
氣管炎
嚴重炎症
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 (如柏金遜症)

誤解

有人認為參加計劃等於放棄治療,其實治療過程對病人身體負擔亦很大,年長人士身體已退化,較為脆弱,可能會加劇他們的的痛楚。家屬應考量病人身體的承受能力。

其他計劃

其他病院及院舍亦有推出類似的計劃,如聯合醫院2013年的在家寧養計劃,病人留在家中,護理人員會常致電與病人對談,在家受照顧及自然離世,方便家人能陪伴;東華三院於2011年推出晚晴服務試驗計劃,目的亦是讓病人安享終老,家屬能免去擔憂。病人及家屬可向各病院、院舍查詢。

相關分類
紓緩醫學科
資料來源:2013年12月16日香港電台第一台《精靈一點》節目

陳漢威醫生

港島西聯網服務總監

收聽節目

陳偉光先生

港島西聯網社區醫藥服務資深護師

最後更新:201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