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於開封一帶的繡品,技法源於宋代刺繡,為中國五大名繡之一。北宋的工藝美術達到極高水平,當時汴京(開封)皇宮更特別設有文繡院,僱用三百名繡工,專為皇室貴族和官員提供繡品。在民間則發展出「百姓繡戶」,一些人家專門以刺繡為業。《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相國寺東門外有一條繡巷,居住了一批尼姑,經常提供繡品到市場售賣,可算是個民間繡作集中點。

到宋徽宗時,更設繡畫專科,將刺繡與繪畫相結合,甚至把詩詞書法亦繡進作品中,故汴繡亦以繡畫作而聞名。它的特點是針法細膩、絲理嚴謹、色彩豐富,刺繡具層次感和立體感,看起來仿若畫作,製作技藝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