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市古時曾是西南邊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國和大理國均建都於此。唐朝末年,南詔國因諸侯割據而四分五裂,直至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統一西南諸部,以洱海一帶為政治中心,建立大理國。大理全盛期國土包括今天的雲南省、四川省南部及緬甸北部,國祚長達三百多年,於十三世紀中葉為蒙古軍所滅。

現存的大理古城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間,城池呈正方形,四方由城牆包圍。傳統中國城市大多座北向南,大理城卻座西朝東,這或許是源於白族先民對太陽特別崇拜,將東方視為至高無上。位於古城中心的五華樓,為全城最高的建築,古時專門用來接待外國貴賓;忽必烈攻佔大理後,亦以此作為駐軍總部。古城幾經滄桑,早已無復舊觀,但矗立於北門外的崇聖寺三塔,卻曾見證九位大理帝王在此出家。

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滅大理國,段氏王室貴族四散,但今天在大理國始祖段思平的故鄉,即大理市喜洲鎮文閣村,仍有一支段氏後人,默默守候日久失修的段氏祠堂。由明正德十五年流傳至今的手抄本《段氏家譜》,泛黃的紙張列記著段思平第二十五世孫及其後代的血脈。

距離大理古城約八十公里的雲龍縣深山之中,隱伏著一條已有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諾鄧村,自古因盛產鹽而成為滇西的經濟重鎮,助長了南詔、大理兩國的經濟發展,到今天,村民仍然承傳着古老的製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