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理雲龍縣西北部深山中的古老白族村寨,居民自古靠產鹽為生。唐朝史籍《蠻書‧卷七》記有雲南鹽井,其中一句為「劍川有細諾鄧井。」據考證,即今天諾鄧村的古鹽井。從前因製鹽不易,「諾鹽」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交易物資,村莊因而興盛,明、清時期達到高峰,至清末民初開始沒落。

現時村民仍然沿用古法製鹽。方法是先從二十米深的鹽井採出一桶桶含鹽分的鹵水,由騾子馱負回家後,將鹵水倒進塗滿香油的大鍋,以猛火煮至水分蒸發,又重新加進鹵水,反覆蒸煮數小時,最後舀起鍋中的鹽巴放到筲箕烘乾,約一天便完全乾透。

村內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滇西古建築。沿山坡興建的四合院,由於正房與左右兩側的廂房並非建於同一水平,令四邊屋簷高低重叠,下雨時雨水經重叠的簷篷滴下,故有「四滴水」建築之稱。如今走進村內,只見村民趕著騾子經過,家家戶戶仍然以木柴生火、炊煙處處,令時光仿似凝固在數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