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 Memory Lane: DOWN MEMORY LANE - CELEBRATE 30TH ANNIVERSARY OF RTHK
RTHK started broadcasting in 1928 and has been operating longer than any other broadcaster in Hong Kong. In this 1958 celebrat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Radio Hong Kong, Aileen Woods presents hits from the 20s to the 50s.
香港故事: 尋志雲大師
本是政務主任的陳志雲,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間,以藝名韋家晴兼職香港電台開咪做DJ。後來因緣際會跳進傳媒行業,自此遊走於各大傳媒,無論在電台還是電視台,在幕後都曾身居要職,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從不同位置與角度看傳媒發展,可能看得比別人要多。
萬千希望在人間: 萬千希望在人間
由香港電台、廣東人民電台合辦,於廣州天河體育館舉行。這場省港粵演劇匯演,歌星陣容鼎盛,包括紅線女、新馬師曾、張學友、劉德華等,一起為中國山區失學兒童籌款建校傾力演出。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懷念聶明康)
Michael Rippon passed away on 10th May 2004. To pay tribute to the renowned singer and former Radio 4 presenter, this special programme reflects upon his life and music, including rare recordings of Rippon when he first arrived Hong Kong.
廣播道開咪: 梁繼璋、李麗蕊
論輩份,梁繼璋(Michael)是李麗蕊(Sara)的前輩,但在這一對鬥氣冤家之間,絕對沒有這種從屬關係。Michael最初邀請Sara一起於深宵節目講鬼故,因而打響名堂,及後聯手主理以「快活」為主調的清晨節目。李麗蕊的神經刀作風,遇上亦師亦友的梁繼璋,合力創造出多個輕鬆有趣的節目單元。
美男子: 美男子
女為悅己者容,其實男士也會打扮一番。在七十年代初,長髮,大領恤衫,鬆糕鞋,是男裝時尚的指標,如要追女仔的話,談吐得體和走路姿態大方是必須的。劇中男主角接受大改造,過程笑料百出,究竟他能否贏得美人歸呢?
戲曲大觀園: 點止變臉咁簡單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全省,以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的一種戲劇文化,早在唐代就已經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但很多人對川劇都有種誤解,以為變臉就是川劇。其實變臉只是川劇表演藝術的其中一種技巧,為了配合人物和情節發展而把它搬上舞台。除變臉之外,川劇還有很多有趣和珍貴的內涵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編導:梁建明 監製:麥繼安
粵樂薪傳: 粵樂薪傳
黎鍵請來著名樂評周凡夫,評論廣東音樂,並播出多首經典,包括《孔雀開屏》、《月影寒梅》等。徐英輝則在環節中介紹廣東音樂的歷史。 主持:黎鍵、徐英輝、周凡夫
香港故事: 數碼之後
數碼聲音廣播在2011至2017年間於香港曇花一現。香世豪曾經在電台工作,負責為數碼廣播進行測試,戴健文與葉世雄同樣是香港數碼聲音廣播的「元祖」。香港電台亦同時推出了社區參與廣播服務,希望大眾社區能參與大氣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