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腿姐姐: 長腿姐姐
1966年香港曾經有美腿小姐選舉,吸引不少少女參加。今次劇中的Lorna,Nancy和Kit為了參加"長腿姐姐"選舉,三人努力排練自己的走姿,希望能贏取冠軍,一夜成名。不過她們的男朋友及家人都反對,認為這些選美活動意識不良,有損良家婦女的形象。經雙方爭辯之下,终於有解決方法……。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懷念聶明康)
Michael Rippon passed away on 10th May 2004. To pay tribute to the renowned singer and former Radio 4 presenter, this special programme reflects upon his life and music, including rare recordings of Rippon when he first arrived Hong Kong.
香港故事: 數碼之後
數碼聲音廣播在2011至2017年間於香港曇花一現。香世豪曾經在電台工作,負責為數碼廣播進行測試,戴健文與葉世雄同樣是香港數碼聲音廣播的「元祖」。香港電台亦同時推出了社區參與廣播服務,希望大眾社區能參與大氣電波。
戲曲大觀園: 點止變臉咁簡單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全省,以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的一種戲劇文化,早在唐代就已經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但很多人對川劇都有種誤解,以為變臉就是川劇。其實變臉只是川劇表演藝術的其中一種技巧,為了配合人物和情節發展而把它搬上舞台。除變臉之外,川劇還有很多有趣和珍貴的內涵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編導:梁建明 監製:麥繼安
話說梨園: 餘情未了大龍鳯
班政家何少保先生在五十年代末組織「大龍鳳劇團」。麥炳榮的火爆,鳳凰女的刁蠻嬌俏,譚蘭卿的詼諧惹笑,和後來加入的梁醒波的連場「爆肚」,形成「大龍鳳」熱鬧、風趣的特色。「大龍鳳」創下了七十年代於利舞台最長的演期,更是首個在香港大會堂演出的粵劇團,還於瑪嘉烈公主與斯諾敦伯爵訪港時義演《平陽公主》以娛貴賓。作為香港的長壽班霸之一,「大龍鳳」演出的名劇多不勝數,二十多年間亦栽培了不少後起之秀。本集特別介紹「大龍鳳」的三齣名劇,並透過麥炳榮和鳳凰女的工作拍擋、徒弟、學者、班主等緬懷「大龍鳳」顯赫一時的風采。 編導:黃鎮權 監製:麥繼安
香港故事: 網絡社群
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劉細良,一直遊走於政界與傳媒界。由於他的涉獵範圍涵蓋紙媒、電子媒體及數碼新媒體,令他深深感受到主流媒體的種種掣肘與衰落,因此便把目光轉投更自主自由、可能性更大的網台世界。
Down Memory Lane: DOWN MEMORY LANE - CELEBRATE 30TH ANNIVERSARY OF RTHK
RTHK started broadcasting in 1928 and has been operating longer than any other broadcaster in Hong Kong. In this 1958 celebrat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Radio Hong Kong, Aileen Woods presents hits from the 20s to the 50s.
廣播道開咪: 葛民輝
葛民輝在香港商業電台出道,與林海峰組成「軟硬天師」,因葛民輝的性格較為腍善,故稱爲「軟天師」。當年「軟硬天師」以獨特的創意,反傳統的思維,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節目環節,以戲謔、荒誕的風格,為聽眾發放笑彈。此外,葛民輝亦曾化身「馬路天使葛of the Road」,以創新手法報道交通消息,更是一時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