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點蒼山腳下,有關其建造年代,說法不一。而根據明景泰年間編修的《雲南圖經志書》卷五,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明朝楊升庵所編的《南詔野史》中記述,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同期南詔國王為勸豐佑),曾經重修崇聖寺,當時寺院規模宏大,佔地方圓7里,有佛像11,400尊、房舍890間,而樓高30丈的三塔則鼎立於大門前。大理國以佛教為國教,古時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成為王家寺院,22位帝王中,有9位在此出家。

崇聖寺三塔呈三角鼎立姿態,主塔名千尋塔,高69.13米,共16層,屬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主塔後南北兩邊各有一座微微傾斜的小塔,高約42米,為10層八角形密簷式磚塔。古時佛塔樓層多為奇數,取其屬陽性;三塔樓層均為偶數,反映出古雲南人對陰性崇拜的習俗。

崇聖寺自古有「佛都」美譽,它經歷千年興衰,明嘉靖年間曾經大規模復修,清代以後開始衰微,後於清咸豐年間被毁,只餘下三塔。1925年,大理發生大地震,全城幾被夷為平地,三塔卻依然屹立。1978年文物局重修三塔時,整理出六百多件珍貴文物,包括金、銀佛像、經書、錢幣等,成為研究南詔、大理歷史的珍貴資料。現時的崇聖寺為2003年開始重建,佔地600畝,由黃頂紅柱的仿古建築群構成,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