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時刻 2014 《港台外判戲劇計劃》 :斷了線

載入中...
太陽底下無新事,一個平常的午後,城市依舊繁忙。




警察如常在街上巡邏,一心下班之後去接女兒放學,誰料中途發現學生在便利店高買事件,未能聯絡上妻子,只有拜托母親前往幼稚園⋯⋯學生在便利店高買,被店 員逮個正著,但他一直沉默不語,直至學生的班主任到來,才揭穿一個事實⋯⋯警察母親為了孫女生日,買蛋糕買餸煲湯,中間接到兒子的電話,匆忙之際,爐火沒 關就離開了⋯⋯保險經紀用關懷向客戶推銷不同種類的保險,暗地裡卻躊躇這個月的保單目標。她趕到茶餐廳見另一個客戶,但客戶久未出現,她決定冒險一次⋯⋯ 少年在茶餐廳等候,其間少女來電問長問短,少年卻連忙掛線。原來少年相約少女的前男友碰面,為求一個答案⋯⋯少女在街上蹓躂,無時無刻跟男友用手機聯絡, 買耳環拍照,然後替少年看新的眼鏡,傳遞出來的訊息被久未回覆⋯⋯


演員:張松枝 吳浣儀 李靜儀 (Super Girl) 方家進 菁瑋 張惠雅 (Regen)
導演:李業華 林偉榮
監製:羅志華
播映日期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五日 無綫電視翡翠台 晚上七時三十分


導演簡介





李業華





1997年聯同攝影導演關本良合作,導演《春光乍洩》後續紀錄片《攝氏零度‧春光再現》。2002年獲國家地理頻道委託拍攝《懷鄉茶話》,於傳統紀錄片中加入嶄新音樂錄像表現手法,榮獲年度「最佳剪接獎」。多年來一直參與香港電台外判紀錄片及戲劇工作。2007年,與香港電台聯力製作一連五集電視系列《漂流吧!涌口健二!》。2010年為上海世界博會「城市人館」多媒體影像總導演。






林偉榮

二零零一年至今任職於齊齊哈爾國際有限公司,曾參予多套香港電台戲劇單元製作。


導演的話

美國作家卜洛克先生寫道:紐約,有八百萬個故事,有八百萬種死法。


香港,有七百萬人,有七百萬種苦惱,也有七百萬種艱辛。常常看到報紙會這樣記載:前天一些人上街遊行,昨日另一些人示威抗爭;今天的消費故事,明日的消逝歷史。我有時想像,除了主人翁、當時人,到底誰和誰會為這些無法永恒的事情操心。


我是寫故事的人,我不知道七百萬的故事當中有多少值得記下來,有多少我根本無法消受,不過,我很清楚知道家家有本難唸經,好像,活在這樣的年代,記憶太少、感受太多,我們不得不憑藉冷冰冰的科技,去存載發生過的經歷,用別人的憶記來記憶自己的事情。


是的,香港人善忘,事,不,關,己,更多時候,三日後根本記不起三日前的傷痛,而且我們都了解對人歡笑背人愁的原則,恆常地充當大娛樂家。既然有人慶祝自然有人紀錄,上傳到雲端的浪漫比上香給祖先的孝義還要頻繁,以前互聯網MSN到現今光纖4G通訊,7x24設身處地隨時候命,試問你多久沒見過小時候換回來的電話簿?現在的黃頁原來比許多週刊還要薄。聯絡薄臉書的朋友不只成百上千,但是夢迴午夜之際找不著知心閨密,你只好上載一則明早醒來重看也會面紅的寂寞心情。


特別在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之後,本來可以鍛練的記憶變得越來越簡化。其實可能是我們越來越懶,懶得記不上心,懶得說不出口。生日、雞蛋、蛋撻、懷孕、保險、保險套、保障市民、溝通、無意溝通、無法溝通、斷了線、說不通、數碼不通,七百萬人說多擠迫有多擠迫,只是我們已經不再習慣跟別人面對面說話。


而我,是一個寫故事的人。


有時候,我會想,到底燃眉時刻跟火燒後欄是不是一個同樣的狀態,有前無後,關於社會民生的議題,自問力有不逮,勉強之下只能拾人牙慧,無才又成事不足,結果想了又想,予其民生不如人心,任誰也可以哼上一句半首《Shall We Talk》,尤似當頭棒,越靠近越沒有珍惜,所謂泥足深陷莫過如此。


另外,八分感謝香港電台給予的機會,外判計劃有趣的地方是容許有更多的看法、聲音和可能。不過,觀乎這幾年的題目過於一脈相乘,從生活迫人、燃眉時刻到剛剛完結的臨界點,似乎較為聚焦社會負面的現象議題,只是,我想,寫實不一定只有一種情緒,獅子山下,或許可以容讓大家習慣的欷歔之中也有多些歡笑的體會。
關鍵字: | 手機 | 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