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時刻 2014 《港台外判戲劇計劃》 :最後的地圖

載入中...
莫生在觀塘工廠大廈當一個夜更保安員,年紀老邁仍然需要工作 甚為辛苦,但幸運的是莫生每晚的工作並不粗勞,甚至可以架開摺合床在更亭門口睡,他除了在工廠大廈工作外,早上還在同區經營自己舊日鐘錶維修的小檔攤。兼 顧工作之餘,週日放假會回到上水古洞村的家休息。 日常之中,他觀望不同階層如何活用工廈空間。



風平浪靜的日子,直至莫生假日再回古洞家就結束,他拿著村口鄰居給他的蕃薯,正打算回家休息,卻發現自己家大 門已被鎖上,指他租借的房子已被地產商收回, 此時天空下起大雨,莫生離開自己的家,唯一帶著的就只有那用紅色袋子袋著的蕃薯。在有心又無意之間,他在這工廈大堂建立自己新的家。




莫生在村中晚餐想到偷步人口凍結的消息



故事是講述一個在觀塘工廠大廈的夜更保安員,失去自己居所的故事。


演員:李英濤
導演:黃飛鵬 盧鎮業
監製:羅志華
播映日期: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無綫電視翡翠台 晚上七時三十分

導演簡介:

盧鎮業
畢業幾年,持續嘗試以獨立電影碰撞社會。



黃飛鵬
剛畢業,時常警惕自己有關影像的力量,學習堅守信念。


導演的話:


有關這作品,是以我們住進觀塘工廈一年多後的一些觀察作為原點,探問這地方的未來。觀塘區的重建、以發展的名義強拆古洞村、工廈的使用者、小販、農夫,在同一幅土地版圖上,我們分享著經濟暴力而不是他們口中的經濟成果。

受害者本身可能不是一個看更、小販或農夫,卻是我們每一個人。

故事中的莫生在觀塘工廠大廈當一個夜更保安員,年紀老邁仍然需要工作,甚為辛苦,但幸運是他每晚的工作未算粗勞,甚至可以架開摺合床在更亭門口睡,而除了在工廠大廈工作外,早上還在同區經營自己舊日鐘錶維修的小檔攤。兼顧工作之餘,週日放假會回到上水古洞村的家休息。然而到後來,當他租借的房子被地產商收回, 莫生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唯一帶著的就只有用紅色袋子袋著的蕃薯。在有心又無意之間,他在工廈大堂建立自己新的家 。

「你咁巴閉,不如你推個車仔檔就去APM開檔試下囉。」
這是故事中其中一句對白,由墟市被迫搬入鋪租高昂的商場,從來都是變相把小販這個行業剔除於街道。而小販被迫走後, 再買不到三蚊一條的毛巾,鐘錶壞了再也沒有地方修理, 蒸發不單是小販自己,亦是小販提供的生活選擇以及他們的工藝。故事中的男主角推著他維修鐘錶的車仔攤,默默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生活。

生活被切割的方法有太多,觀塘道以南的工廠區被轉形成商貿區, 這易名並非單單回應工業北移以及工廈寫字樓大量興起的現象,更是政府落實改造觀塘的表徵。工廈更替為甲級商廈或酒店,迎來金融資本,至於近年在區內茁長的文化和藝術群體,請移玉步,再找地方。相反,空降式的「起動九龍東」,諷刺地說要將文化藝術帶入城市生活,以軟性宣傳包裝冰冷的仕紳化進程。

故事另一戰線落墨於新界東北,現行的東北發展並沒有考慮本來使用者的意願和需要,強行以土地不足的說法進行掠奪。幾代人的住處、為我們提供蔬果的農地,都只能變成資本家積累財富的工具 。而故事中,上水古洞村正正就是東北發展的其中一個受害者。

今天的城市發展,舉目可見皆是仕紳化的浪潮。它如一個筲箕,篩掉不符合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庶民生態,換來卻是空洞蒼白的硬件,被高度規範化的空間。
憑藉生活實踐所繪畫的地圖,在極快速的城市發展步伐中,被淡化、被洗刷,東北發展與觀塘變天,在同一個框架下以服務資本累積方向前進,在推倒拆毀之前,我們還餘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