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汝傳統游牧生活

據考證,尼汝村一帶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這條原始美麗的藏族村寨以往一直鮮為人知,直至2002年,雲南「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並流」的自然景觀被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專家前來考察,發現尼汝村保存了多樣化共生的自然生態與淳樸罕有的人文風情,此後,村寨便逐漸為世人所認識。

牲口是尼汝人生活的依靠,為他們提供食物、紡織原料、肥料以及運輸工具。村民至今仍然沿用原始的遊牧方式,牧場由父傳子,代代相傳。附近高山上有十多個天然牧場,牧場內設有簡陋棚屋,讓一班牧民共用,在內裏休息、過夜;山中驛道合共幾十條,但都不設路標,路線自在牧民心中。平日馬、牛、羊群自由地在山野間放牧,入夜時主人會以獨特的叫聲呼喚牠們回來。根據祖輩相傳的智慧,牧民更會隨季節變化而遷移;若不順時遷移,牲口便會自行離去另覓草原,甚至全部跑光。

野外放牧的生活自然不輕鬆,尤其牧民都要長留山中,和家人分開生活,只有偶然回到山下家中補給時才能相聚。不過,仍然有不少村民樂於繼續過這種代代相傳的生活,不以之為苦,反而享受與大自然及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由和無憂。

由於牧民不多,牛羊數量亦有限,加上季節性遷移,山上草地都有充足時間休養生息;而且村民都相信萬物有靈、尊重一切生命,令當地生態保持良好,成為高山上一片珍貴的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