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住在山地的台灣原住民,一般人可能聯想起「粗獷」、「豪邁」與「熱情」,特別當你要前往昔日曾滿佈狩獵勇士足跡的部落拍攝;可是當你在來吉待上一、兩天後,便會漸漸感到從鄒族人身上散發出的,是「友善」、「平和」與「溫柔」。鄒族男子擁有與山豬搏鬥的剛烈一面,但在接待我們的時候,又有溫文有禮的一面,偶爾笑容甚至有點靦腆。每次談到鄒族,他們那種堅毅自豪的眼神,是我們這些對自身民族沒有意識的城市人所欠缺的。

語言是民族文化裡一項重要元素,能否保留自己的語言是文化傳承過程的關鍵之一,特別是沒有文字的鄒語。鄒族人沒有文字,只能靠家庭和族人之間以鄒語對話,將語言傳給下一代。但隨著與漢族人及對外城鎮的交流愈來愈多,新一代的鄒族孩子很多已經不會用鄒語作日常言語。這些孩子現時一星期只會上一、兩堂鄒語課,在攝製隊前往學校拍攝的過程中,可見到他們不太懂得用鄒語來說出完整句子。即使有族人努力用影像記錄鄒語,但最終這些影像或許只會成為一批歷史藏品,而未能將鄒語延續到新一代的生活當中;對此,我們只能輕嘆原住民文化的流逝。

這次拍攝也讓我們見識到鄒族人堅強的生命力。2009年夏天颱風莫拉克吹襲台灣,在中南部、東南部造成嚴重水災,阿里山鄉災情嚴重,來吉部落幾乎被摧毀。四年後我們前往拍攝,看到部落從損傷中逐漸回復原貌,感受得到族人為了在原址復興、堅守祖先土地的決心,但願鄒族人能好好守護這個部落,讓山豬的圖騰繼續屹立在阿里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