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城市腹地:中西區

水坑口街、大會堂、皇后碼頭、山頂纜車、
文武廟、鹹魚欄......
中西區是香港開埠後最先發展的地區,百年以來一直是香港的心臟地帶。早年,我們能在西環碼頭感受到苦力工作的辛酸,亦可在西環梅芳街嗅到鹹魚飄香;現在,來到中上環,沿著皇后大道走,從摩天名廈中看到國際商業中心的繁華。轉進內街,發掘到嚤囉廟、都爹利街石階等歷史古蹟的可愛,而天星與皇后碼頭的拆遷、中環街市的活化計劃,引起了港人對於發展與保育的思考。看著中西區的變化,我們彷彿重新閱讀了一次香港從小漁村蛻變成國際都會的故事。
● 地點:中環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歷史說香港》- 闢地建房屋
01 中環的誕生與繁盛 當年政府為了發展商業,在香港島以界石劃分了中環區域,以便發展及吸引外商。之後中環便成為香港發展重心,建設了不少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雖然日換星移,能保留下來的建築物不多,但現在還可以略見它們的踪影,例如:前立法會大樓、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聖約翰大教堂、現茶具文物館等。
● 地點:文咸街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歷史說香港》- 闢地建房屋
02 政府第一次填海-蘇杭街、文咸街 1851年12月28日,上環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為免波及中環地區,軍隊用炸藥炸毀附近房屋以堵截火勢。事後,政府利用瓦礫進行香港首次填海工程,開闢了今日蘇杭街、文咸街一帶。
● 地點:海味街(德輔道西)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0》: 電車軌跡(香港島)—上環
03 店鋪臨立的海味街 位於上環的海味街,指皇后街與正街之間的德輔道西,以及整條永樂街,是海味店的集中地。19世紀初,上環發展成重要的華人商業區,海味街一帶慢慢開設了很多海味店。除了售賣鮑參翅肚外,還有一些售賣鹹魚、麻包袋及蘆葦桿的加工工場。商店臨立,非常繁盛。
● 地點:水坑口街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故事 2010》-香港建築、尋找城巿綠洲
04 香港歷史起源-水坑口街 水坑口街是當年英軍上岸的地方。雖然街名已由波些臣街改為水坑口街,但英文名仍使用Possession Street,有佔領的意思。
● 地點:皇后大道 ● 拍攝年份:1984年 ● 出處:《鑪峰晚語(1984年)》:第一集
05 香港第一條馬路-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後來香港的交通網絡亦由此開始發展。當時,馬與馬車是市民的交通工具之一,因飼養成本太高而未能普及。 雖然如此,現時的皇后大道是中環非常繁忙的道路之一。
● 地點:皇后大道中 ● 拍攝年份:1971及1976年
06 最有歷史價值的道路-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是香港開埠後第一條主要道路,由1842年開始正式通車,主要分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至今仍是香港市區的主要幹道,亦被稱為「大馬路」。其中,皇后大道中即指由中環德輔道中交界至上環水坑口街的一段路。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8/11/2006)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畢打街 ● 拍攝年份:1975
07 畢打街之命名 畢打街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香港首位港務及海事官:威廉·畢打而命名的。在1911年,香港郵政總局曾建於此,直至1976年新郵政總局建成才搬走。另外,主持鍾偉明亦介紹了在1860年,因當時未發展水利,食水只能提供至畢打街,以東的市民便需要以井水來生活等軼事。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畢打街 播出年份:2006年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蘇杭街 ● 拍攝年份:2006年
08 填海得來的蘇杭街 位於上環的蘇杭街,原本名叫乍畏街。在1851年,上環發生一場大火,由威廉‧乍畏總司令官領導下,以災後廢料填海,開發了一條街道,就是當年的「乍畏街」。但由於街道商店大多售賣蘇杭絲綢,政府於是就把名稱改為「蘇杭街」,但英文名沒有改變,仍是Jervois Street。較少人知道的是,原來蘇杭街與黃大仙亦有淵源,讓我們一起細聽鍾大哥的講述。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20/12/2006) 由鍾偉明講述
09 荷李活道之二三事 提起荷李活道,你可能會想起美國的荷李活,但原來荷李活道與美國的荷李活並無關係,名稱是源自當時路兩旁的冬青樹(Hollywood)。現在到訪荷李活道,已經沒有了冬青樹的縱影,但這裡的文武廟仍然屹立不倒,我們聽聽鍾偉明大哥怎樣演譯。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24/07/2006)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都爹利街石階與煤氣燈 ● 拍攝年份:1989年 ● 出處:《都市傳真》:香港的古蹟
10 我們的古蹟遺產-都爹利街石階 中環的都爹利街只是一條小街,卻因一條花崗石樓梯及四支香港僅存的煤氣燈,而成為不少電視劇與電視取景場地。身處其中,你是不是也好像回到百年以前,感受到舊香港的氣氛呢?
● 地點:梅芳街(西環鹹魚欄) ● 拍攝年份:1997年 ● 出處:《一起走過的日子》: 城西舊事
11 鹹魚欄的風光(梅芳街) 西營盤的梅芳街曾經佈滿售賣鹹魚的店舖,又稱大欄,但現今已經有很多間被拆卸了。梁伯在梅芳街售賣鹹魚幾十年,他將帶我們參觀專賣咸魚的老字號,讓我們一起去逛逛街,聽聽他們的故事。
● 地點:港島各地 ● 拍攝年份:1970年
12 中環的路牌 香港路牌經歷多次改變,以往,香港部分街道名稱以英國地名或人名而命名,例如堅尼地道是以第七任香港總督堅尼地爵士命名,麥當奴道以第六任香港總督麥當奴爵士命名,而梅道則以第十五任香港總督梅含理爵士命名。你亦可見當年的路牌上印有海拔的資料,以顯示離海的資訊,從而得知昔日的船務的重要性。
● 地點:大會堂 ● 拍攝年份:2012 ● 出處:《大會堂.五十風華》
13 文化活動之起源-大會堂 大會堂的落成標誌著香港走進文化城市之路,亦是很多官方儀式和慶典舉行的主要場地,自1962年正式使用。時至今日,大會堂仍然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故事。
● 地點:大會堂 ● 拍攝年份:1970
14 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中環愛丁堡廣場,於1962年3月2日正式開放給公眾使用。大會堂曾舉行多次港督就職典禮與訪港英國皇室成員的歡迎活動,現時法律年度的開幕典禮也選址於此。
● 地點:皇后像廣場 ● 拍攝年份:1988
15 沒有女皇像的皇后像廣場 1966年皇后像廣場重修後再度開幕,主要是提供市民休憩之用,沒有女皇像,廣場內放置了一座紀念銀行家昃臣爵士的銅像。原來,早期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於香港日治時期被運往日本,及後才找回,到後來才放到維多理亞公園內。 錄音節錄於: 香港老花鏡:皇后像廣場 播出年份:1996年 由陳敬創、吳昊、羅曼穎主持
● 地點:太平戲院(現址:創業商場)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 《香港文學行腳2010》: 電車軌跡(香港島)—西環
16 香港最早的戲院-太平戲院 位於石塘咀德輔道西的太平戲院建於1890年前,是香港最早的戲院。戲院可容納約1000位觀眾,設有不同座位等級:前、中、後座,兩層超等及包廂。早期主要是上演粵劇為主,後期才有電影上演。在1981年停業拆卸,現址已改建為創業商場。
● 地點:郵政總局 ● 拍攝年份:2001年 ● 出處:《百載鑪峰: 郵長歲月》
17 我們的郵政總局 在電話普及之前,人們大多依靠書信溝通,郵局的服務顯得格外重要。在香港,為了方便郵務員知道帶信船隻的泊岸時間,四代的郵政總局也都依海而建。隨著中環進行多次填海工程,郵政總局的位置也有所變化,影片追溯了香港郵務的發展。
● 地點:香港郵政總局 ● 拍攝年份:1971及1980年
18 香港郵政總局的變遷 香港郵政總局位於中環康樂廣場2號,內有郵政信箱、郵筒、郵趣廊及郵展廊等設施,亦是使用率最高的郵政局之一。其實,郵政總局曾經歷四次遷徙,但四代的郵政總局都是臨海而建,因郵件可以直接裝卸到停靠碼頭的駁船 。隨著中環進行多次的填海工程,多年來郵政總局的搬遷位置亦隨海岸線而有所變化。
● 地點:中環街市 ● 拍攝年份:2010年 ● 出處:《香港故事(第十二輯)》: 街市漫遊 (街市)
19 屹立百年的街市 - 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自18世紀便開始啟用,歷經日軍佔領,至今已是第四代。政府在90年代研究活化街市,並在2003年起關閉街市,但直至2016年才落實並展開活化工程。街市重開暫未有確實日期,但此建築物經歷不同年代的洗禮,很值得我們細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前檔主們訴說這個地標的故事。
● 地點:太平山 ● 拍攝年份:2015 ● 出處:《香港歷史列III》-醫療與管治
20 不能忘記的疫情-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鼠疫橫行,當年香港總人口只有二十萬,但鼠疫死去的人數高達二千多人,死亡率接近九成。政府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即時關注了公共衛生的問題,推行了「清洗太平地」的計劃,即清洗所有患者的物件和住所。 經此一役,香港的醫療得以建立基石,有助日後的發展。
● 地點:九如坊 ● 拍攝年份:2015年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III》:醫療與管治
21 打擊鼠疫-收買死老鼠、清洗太平地 1894年5月,不少九如坊居民患病,其後更在短時間內死亡,高峰時一日死近百人。這時,中西醫也束手無策,其後才知道是鼠疫。政府強迫九如坊居民全部遷出,並下令拆卸九如坊的房屋。 為了更有效打擊鼠疫,政府推行「收買死老鼠」和「清洗太平地」等措施。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九如坊與鼠疫 播出年份:1991年 由吳昊、鄭啟明主持
● 地點:舊立法會大樓(昃臣道) ● 拍攝年份:2011年 ● 出處:《議事論事: 難忘立法會》
22 法治之始-舊立法會大樓 位於中環昃臣道的終審法院大樓在建成之初,其實是作為香港最高法院,在八十年代則改供立法機關所用。雖然立法會已在2015年搬往添馬,但這座大樓仍在不少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八十年代開始擔任議員的譚耀宗,將分享他在大樓工作的感受和難忘事。
● 地點:美利大廈 ● 拍攝年份:1970年
23 前政府重心-美利大廈 位於金鐘的美利大廈於1969年落成,在60、70年代,是用作政府部門辦公室。然而,由於空間不足,只能容納一些決策局及部門的總部。直到80年代,金鐘道政府合署高座建成才取代它。 當時,美利大廈曾傳出不少鬧鬼傳聞:辦公室內的打字機曾在一夜之間轉移到抽屜中、文件亦常不翼而飛等等,引起公務員十分不安。讓我們聽聽當時政府作出了什麼處理方法?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 (25/12/1991) 由吳昊、張建浩講述
● 地點:怡和大廈 ● 拍攝年份:1971及1978年
24 70年代的摩天大廈-怡和大廈 怡和大廈亦被稱為康樂大廈,樓高52層,是70年代香港及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作為當年香港的第一幢摩天大樓,圓窗設計是它主要特色,成為了香港有名的地標。它沿海而立,把維多利亞港和太平山的景色一覽無遺。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3/6/2006)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太子大廈(第二代) ● 拍攝年份:1971年
25 歷史悠久的太子大廈(第二代) 太子大廈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是置地公司發展的商用物業。1904年,以文藝復興風格建成,直到1965年改建樓高27層的商業大廈。為了力保中環地王的美譽,在1998至1999年間作大規模翻新,內部的白色外牆被換上啡白相間的瓷磚,以加強採光比例。
● 地點:香港會所大廈(第二代) ● 拍攝年份:1971年
26 文藝復興建築-香港會所大廈(第二代) 香港會所大廈是香港高級俱樂部「香港會」的建築物,位於中環。圖中的香港會所大廈屬第二代,建於1897年,是當時其中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但在1981年被拆除。第三代其後在原址重建,並於1984年落成,一代古跡又消失了。
● 地點: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 拍攝年份:1973年
27 百年古蹟-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英國在東亞地區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圖為1912年落成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是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頂部置有遮打爵士於1930年所捐贈的鐘樓,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 地點:西港城 ● 拍攝年份:1995年 ● 出處:《吾土吾情》 第七集:物古情今
28 變化中的西港城 西港城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前身是船政署舊址後改建成街市,在1991年重修後沿用至今。主持訪問了設計師何弢,了解他如何平衡西港城的歷史性與實用性,又向東主了解過從花布街遷進西港城做生意的不同之處。時代轉變了,但建築物仍保存了英國愛德華式的建築風格。
● 地點:卜公碼頭(昔日) ● 拍攝年份:1977
29 碼頭的移動故事-卜公碼頭 卜公碼頭的前身是畢打碼頭,是位於畢打街的碼頭,由於1961年興建大廈(即現在遮打大廈的位置),再加上配合中環填海工程,卜公碼頭於1900年正式落成,並起名為卜公碼頭。早年,主要是給香港總督、政要往返港島時使用,同時亦用作歡迎及送別儀式,直到1925年才被新落成的皇后碼頭取代。 相片中的碼頭是第二代的卜公碼頭,建於1965年,位置大約在怡和大廈附近。到了1993年,由於中區填海計劃,原有的服務改由中環碼頭取代。 其後,卜公碼頭的上蓋移至赤柱美利樓旁,以原本卜公碼頭的模樣興建新的碼頭,為赤柱卜公碼頭。
● 地點:皇后碼頭 ● 拍攝年份:1970年
30 令人回味的皇后碼頭 皇后碼頭是供小型船隻泊岸上下客的公眾碼頭,殖民地時代是政府主要官員及英國皇室的專用碼頭,亦是不少電視劇與電影的取景地。2000年代,皇后碼頭因中環填海計劃而要拆卸,引起不少公眾反對,其後政府答允會重置皇后碼頭,但至今仍未有具體計劃。
● 地點:皇后碼頭 ● 拍攝年份:1970年
31 皇后碼頭被拆卸 皇后碼頭於2007年被拆卸,政府答應示威人士稱會重置碼頭。九年後的2016年,政府提出三個安置皇后碼頭於9號及10號碼頭的方案,但沒有原址重置的選項,而至2019年亦未有具體方案,讓我們來聽聽2016年時的討論。 錄音節錄於:《自由風自由 PHONE》 (26/05/2016) 由區家麟主持 張韻琪評論
● 地點:第三代天星碼頭 ● 拍攝年份:1971年
32 天星碼頭的搬遷 第一、二代的天星碼頭位於干諾道中與雪廠街交界。其後,由於1950年代有填海工程,碼頭便遷往中環愛丁堡廣場,正式名稱為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並於1958年啟用。直到2000年代,受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影響,碼頭於2006年11月拆卸。到了2006年遷到現址,即民光街與民耀街交界,當時引起不少市民的反對聲音。
● 地點:美利兵房(現在) ● 拍攝年份:2017 ● 出處:《歷史說香港》- 闢地建房屋
33 美利兵房與美利樓 昔日的美利兵房(又名美利軍營)位於現時的花園街和紅棉路之間。它是昔日的一個軍營,而當時軍營內的美利樓是軍官宿舍。 時移勢易,於1982年,因應興建中銀大廈,兵房被拆卸,而美利樓則在2001年於赤柱重新被組合,好讓我們窺看當年的面貌。
● 地點:上環荷李活道文武廟 ● 拍攝年份:1989年
34 中國的信仰-文武廟 上環荷李活道文武廟約在1847年至1862年期間落成,是本港的旅遊勝地和法定古蹟之一。信眾每年會按照傳統,於廟中祈求文武二帝的保佑。時至今日,文武廟仍然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 地點:堅尼地城青蓮台 ● 拍攝年份:2011年 ● 出處:《香港歷史系列 II 》第五集:百年築城
35 三行的信仰-魯班先師廟 建造業的發展歷史不單是行業的歷史,也對香港歷史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魯班先師廟由一群從事三行工作(即建築)的人集資建成,信眾均會慶祝魯班先師誕,亦曾經在此舉辧義學,成為歷史中重要的一環。
● 地點:聖約翰座堂 ● 拍攝年份:1970年
36 哥德式建築-聖約翰座堂 位於香港中環花園道的聖約翰座堂是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的主教座堂,於1849年建成啟用。具有維多利亞時期哥德式建築特色,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也是本港唯一一片以永久業權形式持有的土地。
● 地點:嚤囉廟 ● 拍攝年份:2014年 ● 出處:《香港故事(第十三輯》: 我們的嚤囉廟 (清真寺)
37 香港第一間清真寺-嚤囉廟 中環半山,沿自動扶手電梯而上,穿過蘇豪區,在嚤囉廟街和些利街之間,除了有學校和豪宅之外,還有一座人稱嚤囉廟的回教清真寺。嚤囉廟有百多年歷史,是香港第一間清真寺,見證了香港的百載歲月。
● 地點:添馬艦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世紀藍圖》:還海於民
38 中區的填海計劃 隨著添馬艦政府總部及中環灣仔繞道的啟用,自90年代開展的中區填海工程終告完成。是次填海計劃面積之大,可謂翻天覆地,經歷皇后碼頭等爭議後,你又覺得整個填海計劃能達到政府的初心,能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嗎?
● 地點:中西區 ● 拍攝年份:1975
39 多姿多彩的中西區 中西區是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方,也是香港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區內既有商業大廈林立的中環、政府總部與立法會所在的添馬,更有蘇豪區、禮賓府、嚤囉街等特色景點。一起來聽聽主持旅遊鍾介紹這個多姿多彩的區域。 錄音節錄於:《知識嘆遊蹤》 (10/09/2010) 由鍾政勤(旅遊鍾)與陳婉紅講述
● 地點:西營盤高街 ● 拍攝年份:2008年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懷舊行:中西區
40 昔日的重要據點-西營盤 西營盤位於上環西面,曾有傳在清朝嘉慶年間,是海盜張保仔堡壘的所在地,因為只要佔據西營盤,就可佔據西面入港的航道,是非常重要的據點。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19/12/2006)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石塘咀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0》
41 石塘咀的開發 19世紀初,中上環開始發展成商業區,原在中上環(水坑口附近)的妓院被強制搬至新填海區石塘咀,同時也帶動了石塘咀的發展。,其實,石塘咀何以稱為石塘咀呢?原來與當時的石匠有關,一起來聽聽主持人的詳細講述。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風月塘西(二) 開發石塘咀 播出年份:1990年 由吳昊、鄭啟明主持
● 地點:上環大笪地 ● 拍攝年份:2010 ● 出處:《香港文學行腳2010》—電車軌跡(香港島):上環
42 消失的大笪地 大笪地是現代的夜市,當中有跳蚤市場、大牌檔、還有不少表演節目,是當時香港貧苦大眾的娛樂場地。 上環大笪地的起源,可由1840年香港開埠說起。1841年,英軍在上環水坑口街一帶建立了一個軍營。當軍營遷往上環尾至西環頭時,留下了一塊曠地,附近居民在此歇息,慢慢形成了一個夜市。到了70年代,當時市政局為了發展荷李活道公園,整個上環大笪地被遷往港澳碼頭一帶。1992年,隨著中區填海計劃,該地發展成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就這樣,大笪地也正式結束其歷史任務。
● 地點:西環海旁 ● 拍攝年份:1997年 ● 出處:《一起走過的日子》: 城西舊事
43 沒有鞋穿的日子-苦力 你有否經歷過沒有鞋穿的日子嗎?一位曾擔任碼頭苦力的人,將會在片段中分享其工作上的辛酸,見證今昔的變遷,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地點:西環海旁 ● 出處:《城西舊事》:碼頭苦力
44 咕喱:「鬼叫你窮呀,頂硬上啦!」 香港早年,大量難民湧入,他們缺乏資產與技術,大部分擔當碼頭苦力,亦即「咕喱」。本集節目會介紹當時的趣事,又邀請曾當咕喱的全叔憶述何謂「咕喱館」。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 (26/01/1989) 由吳昊、張建浩講述
● 地點:中環和平紀念碑附近 ● 拍攝年份:1969
45 香港首辦大型慶祝活動-香港節 香港節是1969、1971和1973年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慶祝活動,是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次。目的是為了加強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營造繁盛的氣氛。 香港節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活動,當中包括了一系列以中國文化傳統為題的活動,以文娛康樂為主:各式各樣的展覽、軍操表演、嘉年華會、舞會、時裝表演、歌唱比賽、環島競步和「香港節小姐」選美比賽等等,更在彌敦道舉行大型花車巡遊。
● 地點:太平山 ● 拍攝年份:1970年代
46 太平山與山頂纜車 太平山(又名扯旗山),是香港島最高山峰。它亦是香港其中一個冠以「維多利亞」稱號的地標之一。由於早年香港總督的住所位於太平山頂,因此居住在山頂的人大多是達官貴人,並以外籍人士居多。為了方便居民,山頂纜車於1888年啟用,是開埠後第一條纜索鐵路,來往香港島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
● 地點:山頂纜車 ● 拍攝年份:1971年
47 太平山纜車的故事 山頂纜車自1888年啟用,是亞洲第一條纜車索道系統,服務港人過百年。早期的山頂纜車曾按市民的身份分三等座,車廂首排兩個座位背後更掛上了「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的銅牌,預留給香港總督及夫人專用。本集節目鍾偉明(鍾大哥)將講述山頂纜車工人加薪的故事,並談到山頂纜車歷史與發展。 錄音節錄於:《大哥今日想當年》 (23/02/2009,24/02/2009) 由鍾偉明講述
● 地點:香港動植物公園 ● 拍攝年份:1975
48 香港最早的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兵頭花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在1864年局部開放,是香港最早的公園。因當時還未有動物,因此它的名稱只有「植物公園」。由於公園與港督府相近,而早年的港督多有親自帶兵,所以他是「兵頭」,因此亦有人稱這公園為兵頭花園。 片段出處: 《香港故事 2010》-香港建築、尋找城巿綠洲 播出日期:29/3/2010
● 地點:香港動植物公園 ● 拍攝年份:1970年
49 花園的蛻變:兵頭花園(香港動植物公園) 兵頭花園又稱香港動植物公園,其實最初只是「植物公園」,首三任園長均為植物學家,更設立植物標本室,蒐集和研究本地植物。日治時期,標本曾被遷往新加坡植物園,後來才遷回香港。戰後,公園慢慢變成了有「動植物公園」,欲知當時的蛻變過程,請留意主持人的講述。 錄音節錄於:《香港老花鏡》-兵頭花園 (05/09/1993) 由吳昊、張建浩講述
● 地點:龍虎山郊野公園 ● 拍攝年份:2016年 ● 出處:《山水搜記》 第十三集:龍虎山
50 近在咫尺的城市綠洲 - 龍虎山 龍虎山郊野公園成立於1998年,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郊野公園。小小的山頭,見證了香港開埠以來百多年的歷史,亦為港人提供了一個近在咫尺的城市綠洲。

我分享

你有無一些私人珍藏可以同大家分享?
誠邀你就我們列出的主題,上載相片及分享記憶與感受!
回頁頂